第14章 应约 (第2/2页)
看到若归这格外“深邃”的双眼,予安明显被吓了一跳,惊疑不定道:“若归,你生病了?”
抬起手想要摸摸她的额头,半路想到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妹妹,还是收了回去,只转向月灯,“四姑娘这是怎么了?”
“予安阿兄你别急,”若归扯住他的衣服,哭丧着脸,“我就是……昨天做噩梦了,没睡好……”
“真的吗?”予安狐疑,看到若归月灯两人一齐点头,仍是有些将信将疑的:“原来……姑娘家没睡好竟是这样的吗?”
若归正想着要怎么圆话,一旁一个低沉好听的声音传来,恰好帮她解了围:“四姑娘既然身体不适,不必强撑着前来赴约,改日也可以的。”
若归一下子猜到了这个声音属于谁,刹那间竟不敢去看他。待她鼓起勇气,迎上那人的目光,便撞进一双深邃的眸子里。
虽然说,这其实是若归第四次见到宇文协了,可是第一次见面是在昏暗的小树林里,他有公务在身、毡帽覆脸,而她惊魂未定、狼狈不堪;第二次见面是在洛郡之中,他大胜而归、驭马当街而过,而她立于高楼、遥遥追随他的身影;第三次见面是在长邕城的城头上,他挟万钧之势、带着千军万马跋涉而来,而她被困于方寸之地、还差点丢了性命。
这第四次见面,他们之间终于可以没有遮拦、对面而望。
这是若归第一次近距离的看清他的样子。她可以看到阳光在他长长睫毛投下的阴影,可以看到他微微上扬的嘴角,还可以看到他下巴中间的一条浅浅的沟。
原来,他是这个样子啊。
真好看。比远远的看着他还好看。
若归脑子里一片空白,想到宇文协正在跟她说话,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啊……你说的对,我今天是挺开心的。”
听到她没头没脑的这句话,予安看着她的眼神更忧虑了。
若归反应过来自己做了傻事,脸一下子烫了起来,悄悄的去觑宇文协的神色,却看他脸上还是淡然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嫌弃的样子,这才暗暗放下了心来。
正想着该怎么缓和一下气氛,予安开口解围道:“若归,阿协,咱们不要傻站着了,前面不远有一处私家小厨,做的菜品很有特色,我们去那里边吃边聊可好?”
“好啊。”若归点点头,宇文协也没有什么异议,三人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一起朝着私家小厨走去。
说是三人在聊天,其实多是予安和宇文协在说。他们应该是考虑到了若归还在这里,并没有说一些晦涩无聊的朝堂政事,而是多在谈论城中的新鲜物事和习俗风尚,若归倒是也能经常说上两句,渐渐也投入了进去,觉得很有意思。
待到进了雅阁,点好了菜品,若归看着俩人侃侃而谈的样子,心中的崇敬之情几乎难以遏制。
他们二人真真是厉害,人长得如此出众就不说了,不仅上马能战、下马提笔,连这些市井娱艺都能说的妙趣横生,还有一些特别的见解。
可能是从小一起长大,他们虽然一个是汉人,一个是鲜卑人,可是一言一笑都满是默契,有时的举止谈吐甚至有一种微妙的神似之感,优秀如此,让人观感非常愉悦。
若归双手托住下巴,直勾勾盯着他们,大眼睛眨巴眨巴的,满是小星星在闪。
宇文协神情还是一派自然,举止潇洒,可是予安实在是受不住若归灼灼的视线,失笑道:“若归,你这是什么表情?”
若归忽然被点名,也不扭捏,端起杯子,先朝着予安一笑:“多谢予安阿兄一直以来的照佛,若归感激不尽。”说罢,向予安举杯示意,也没挑剔是茶水而不是果子汁了,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予安一笑,对着若归举了举杯,也一口喝下。
若归亲自提壶,为他和自己添满,再次举杯朝向宇文协,终于说出了她在心中盘亘已久的话:“之前见面都太过匆忙,没来得及正式介绍,我是李若归,在陇西李家行四,多谢彭城王殿下救命之恩。”
宇文协也举起茶杯,虚虚一碰:“都是应当之事,四姑娘不必挂齿。何况,在长邕城时多亏了姑娘机敏聪慧,虽然那时没能与姑娘见面,但心向往之。今日一见,深感荣幸。”
若归从听他到夸自己“机敏聪慧”开始,心底就美滋滋的,又听他说“心向往之”“深感荣幸”什么的,更是开心的不行,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容,豪迈的灌了一大口茶水,然后成功把自己呛的咳嗽不止,眼泪汪汪。
她明明希望能给宇文协留一个好印象的!她想要在他心里,是聪明漂亮的四姑娘,可是为什么每次在他面前,她总是又狼狈又丢脸,还经常做傻事啊。
月灯很有眼色的适时给若归递上帕子,又拍着她的后背帮她顺气。若归明明已经把咳的红红的脸和羞的红红的耳朵都埋在帕子里了,可是还是能听到对面崔予安和宇文协轻轻的笑声。
她还能做些什么挽回下形象啊!
可不可以顶着帕子直接回家啊?
若归的少女心思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下来,心都要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