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故乡情结 (第2/2页)
周乡长说:“何老板,你这个鱼的味道不错,怎么不想想回梯田乡开一个分店呢?梯田乡现在的场镇街道硬化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街道硬化过后,以前的雨天泥水,晴天尘土的现象将彻底改变。现在,金凤碎石厂已建成投产,来往司机较多。石材加工项目已谈下来,到时候,来买石材的客商也不会少。政府还在规划利用梯田乡的文旅资源,开发旅游业。我认为,梯田乡的饮食业,也大有可为,如果你在梯田乡开鱼庄分店,也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听了周乡长的分析,何老板的眼睛大放光芒,欣喜地说:“那我们的家乡,千年古寨一定会摆脱贫困,走向致富的道路。我作为梯田乡人,
倍感自豪,也对各位领导为梯田乡的付出深表敬意与感谢!我也回到家乡创业,为改变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接下来,我就到梯田乡场镇,新建一座酒楼,特色菜还是鱼。”
听完何老板的表态,周乡长和孙小果主任都异常高兴,感觉今天来吃鱼,竟然有招商引资的收获,为梯田乡的场镇饮食文化引进了一块金字招牌。周乡长心想:接下来,就是要让这个酒楼做大,争取做成星级宾馆,让游客到梯田乡来了以后,有玩的、吃的、住的,免得何老板小打小闹。
孙小果想:看来,很多人都有一个故乡情结,都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是没有找到做事的门路,换言之,就是没有找到发展的项目。如果我们政府把这些发展项目挖掘、推荐出来,再去找一找梯田乡在外发展较好的人,相信他们会热情地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中。这个方案,以后要给周乡长建议一下,争取得到周乡长的支持。
周乡长试探性地问:“何老板,你准备在梯田乡兴建的酒楼上,投资多少钱呢?”
何老板想了想说:“现在兴建酒楼,还是要面向未来,至少十年内不过时,避免以后拆建重复投资。先投资一百万,如果不够,还可以贷款融资。当然,我还要回梯田乡去看一看,也得和家人商量一下。”
看来,何老板也是一个有眼光、远见卓识的人。自己开始担心他小打小闹的想法是多余的。周乡长想到。伸出双手,握住何老板的手说:“那我们就期待何老板的酒楼早日落成,预祝何老板赚得盆满钵满!”说完,举起酒杯,共同祝贺!
孙小果主任说:“在修建过程中,遇到诸如土地、水电等困难,我们政府也会全力协调支持!”
何老板自是感激高兴不已,表示明天就回梯田乡看看酒楼的筹建事宜。
接下来,大家因为下午还要上班,就起身离席,告别了酒桌。
周乡长、孙小果主任走出门外,与王天权局长分别过后,就碰到了县.委办王秘书。王秘书告诉周乡长,下周三,邢书记要到梯田乡参加石材加工项目的签字仪式。到时候,丰城县电视台、报社的记者也会前往。他正在衔接联系相关单位,估计还会召开一个简单的招商引资推进工作会。希望周乡长回去做好准备,相关通知要求,随后会以文件的形式下发给梯田乡党.委、政府。
听到这个消息,周乡长和孙小果主任非常高兴,一再表示,以后一定要请王秘书出来喝两杯。王秘书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并说今天中午,县.政府机关食堂将梯田乡的大米煮来吃了,大家都说好吃,口感好,酥香软糯。邢书记建议,以后县.政府机关食堂就吃梯田乡的大米。
王秘书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好消息,给周乡长和孙小果主任无限坚定的力量。王秘书走后,两个男人竟在街上,唱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还将里面的歌词,改成了我们的梯田乡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