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三十章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专业对口所以是演员[娱乐圈]!
县一中的课程安排是早上五节课,上完第一二节课有半个小时的大课间做操。
现在是高三补课期间,没有大课间,由各班老师自行安排,高三(1)班的班主任老张力排众议,拒绝了各科老师想要趁这半个小时上课的请求,让学生自行安排。
这在整个高三年级都是独一份的,其他班的学生都羡慕死(1)班的学生了,这半个小时可以自习、补觉……反正都比上课好。
今天(1)班的学生照例自行安排大课间,今天的前两节课是数学连堂,数学老师功力深厚,下课之后班上趴下了大半人,全是补觉的。
任倩到办公室问完数学老师问题后一脸激动地回来,见马灵玉在教室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聊天,她小跑过去。
“我刚才去办公室,你们猜我看到谁了?”
看她一脸神秘,几个女生被挑起了好奇心。
“上上届的李枕!”
李枕高三的时候,他们刚入学高一。
第一次见到李枕就是在开学典礼上,李枕作为高三年级的理科第一名进行国旗下演讲。
明明是和他们穿得一样的肥大的蓝白校服,偏偏他穿着就好看极了。
可惜他们就看了李枕一年,李枕就毕业了。
任倩虽然压低了声音,但教室里比较安静,学生耳朵又尖,好些人都听见了。
“真的是李枕?”有人不太相信。
“真的,应驰也在。”
“李枕不是明星吗?还能回来看老师?”
《大茶商》刚播出,他们就发现了李枕,尽管他们两年没见到真人,但他那张脸很难不让人印象深刻。
“明星也是人,怎么就不能回来看老师了?”任倩见他们不相信,让他们自己去老师办公室看。
几人合计了一下,拿着数学练习册就跑去办公室。
办公室里,李枕和应驰站着,周围的几个老师都在跟他俩聊天。
县一中本来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学校,在李枕他们那届之前,能考上一本的人没有几个。
县城中很多青壮年都选择去城市、省会或者外省务工,有条件的把孩子也带到城里上学去了。
包括李枕的父母早年也去过省会打工,后来放心不下在县里的父母,就靠攒下来的钱在县里开了家超市。
但在李枕他们这届,本科率大幅上升,考上一本的人数是上一届的好几倍,有好几个考上了全国top10的名校,甚至还出了全省理科状元。
这样的成绩让许多家长不再执着于送孩子去外地上学,选择了县一中。
县一中的教学水平是有的,之前是苦于生源问题,现在县一中的高一高二都是在李枕毕业后入学的,好苗子不少。
他们正聊得开心呢,几个学生敲门进来,说是要问问题。
见了办公室里的人,几人对视一眼,真的是李枕。
数学老师给他们讲题,其他老师继续和李枕他们聊天。
“李枕你这下巴上的伤是怎么弄的?”老张突然问道。
“骑马摔的。”李枕摸了摸下巴,那是拍梁裴决战时,李枕的马突然跑摔了,他摔在地上被石子给划到的,好在只是划了下巴,李枕可不想又吊一个月手臂。
剧组的医生说不会留疤,李枕也就没太在意,等它自己愈合。
“拍戏的时候?”
李枕点了点头。
老张“啧”了一声,想起这小子放着京大不去上跑去学表演他就生气,尤其李枕为了艺考,骗他说家里人答应了,结果答应的是爷奶,他爸妈一点儿都不知道。
老张怎么知道的?
李枕拿录取通知书,被他爸妈追着打的那天,老张刚好瞧见了。
“你说你这么个好脑子,去学物化生搞科研多好?国家就需要你这种人才。”老张是真的很遗憾,李枕这人就该当科学家为国家做贡献。
应驰抢先说道:“瞧您这话说的,咱遵纪守法做好公民那不也是国家做贡献吗?”
老张瞪了眼应驰,这小子长了几岁还是这么油嘴滑舌:“那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应驰说,“再说了,李枕演戏那也是推动咱们国家文化事业的建设,您说是不是?”
他补充道:“就年初播的《大茶商》,我可知道那都播到国外去了,看网上搬运的外网评论,好多人都说想来华夏旅游呢,传播了咱们的文化又带动经济发展……”
“真有这么厉害?”老张不怎么上网,怀疑应驰在骗他。
马灵玉在一旁听着,也应和着:“对对对,我也看到了。”
数学老师敲了下桌子:“终于忍不住了是吧?”
那双探索数学奥秘的眼睛早已看破这群孩子办公室的意图,平时对他的数学爱答不理,李枕一来就集体到办公室问问题,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马灵玉摸了下鼻子没有说话,其他几个学生也尴尬地笑了几声。
好在上课铃救了他们一命。
“赵老师,我们先回去上课了,再见!”
他们“嗖”地一下跑没了影,去班上炫耀一下他们看到李枕了。
办公室的老师们哭笑不得。
老张也笑了,他拿上自己的茶缸,这节是他的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