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女道士今天掉马了吗 > 第5章 第五章

第5章 第五章 (第2/2页)

正要离去,刘寺卿又把他叫住:“敬之啊,武钦载的案子你审理的怎么样了?可有什么疑问?我听说你昨夜还特地去见了他一趟,可是有什么收获?”

因着昨日听了武钦载的肺腑之言,他心中也有了几分判断,虽然还未决定好是否要继续深挖下去,可是面对上官的询问,他决定暂且隐瞒一二。

“案子并无不妥之处,昨夜之行也只是因下官曾与他共事半载,不敢相信他竟会做出这样的糊涂事,是为了问出更多内情,也是为了道别,”他顿了顿,尽量让声音一直保持和往常一样的平淡无波,“只是有一事下官不明,圣人如今大赦天下,可武钦载所犯之事牵涉甚广,数额极大,这……该如何判决?”

听他这么说,刘寺卿满意极了,想这从来都不讲情面的裴少卿终于能通些为人处事之道,哪怕是昨夜武钦载讲了什么也不要紧,甚至应该庆幸有他的话,否则敬之这小子是永远也改不了。

“依律,主犯武钦载和从犯李思安、谢文元等人应处死,其余涉事人员流配三千里,可你也提到了圣人大赦天下,而如今案件众多,无法拖延,便酌情减刑,主犯和从犯由处死改为流配三千里,其余人流配一千里,至于家眷,则贬入贱籍。”刘寺卿给这个案子下了定论,轻飘飘的几句话,为每个人的未来做好了选择,甚至已经在阎王爷的生死簿上提前为他们预留下了一串名字。

“如今你可是少卿了,要尽快协助我,一同为上分忧才是,这律法可是要熟记于心。”

“多谢刘公教诲,下官领命,这就去写结案报告,告退。”裴崇道没有说的是,所有自唐建朝以来至今的律法,他都早已铭记,刻入骨髓。

当写下最后一笔时,裴崇道还是不忍地闭上了眼,轻轻叹息,叹武钦载,也叹自己,都是身不由己,都是不得不做出此时最恰当的抉择。

“子铭,我会记得你对我说的所有的话,流配的路很难走,活下去,等到……”他看着武宅的方向,有什么念头又在心底加深了。

将所有文书上缴后,他准备和同为大理寺少卿的莫九郎打听一下又一坊。

“九郎,你可听说过名为‘又一坊’的秘密组织?”

“这你打哪里听说的,从前也没见你问过。”莫九郎有些好奇,毕竟裴崇道此人根本不像会去听信捕风捉影之事的人,而又一坊之名除了少数消息灵通之人,甚少在公众场合被提及,就连世家大族也不是所有都清楚它的存在,很多人都把这当成类似于“洛阳夜谈”之类的奇闻异事来看。

总之,一般很少有人会当真。

反观裴崇道的神情,那可很是笃定有这么一个组织的存在。

“先前就有听闻,只是最近又听人提起,想着了解一二。”

“你若只是好奇,那我还能和你说说,可这也是听坊间传闻来的,别说是十之一二了,恐怕百之一二都不及。”

“无妨,说说便是。”裴崇道微抿唇。

“嘿,你这是在笑吗?你竟然也是会笑的?我以为你永远都是那一两个表情呢!你笑起来可真好看呀!”莫九郎虽然做到了大理寺少卿,岁数也比他长几岁,可性子跳脱,活泼好动,看着倒是众人中最年少的那个。当然,他的专业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不下于他的八卦能力。

“九郎!”

“好吧,好吧,我说。这又一坊啊,来头可大,说是前可知五百载,后可知五百载,上可蓬莱求仙,下可地府请鬼,你怎么又是这个表情了?我可没瞎说,民间传说里都是这样讲的!

“真正的主人是谁,无人知晓,也不知道他们究竟给谁办事,但流传最广的就是‘俏罗刹’的事迹。这人是又一坊的现任头领,身形鬼魅,神出鬼没,上通天,下入地,这世上只有他不想知道,却没有不能知道的事儿,‘俏罗刹’之名也渐渐显露。至于其他人,好像从来都和影子一样,所以有人就取了一个‘影’的代号称呼他们。

“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你就是问别人也不能知道更多呢!”莫九郎信誓旦旦地称他是全洛阳知道又一坊和俏罗刹最多的人,哪怕这其中很多都是坊间听来的,可是无风不起浪,起码有一定的可信度才是。

其实裴崇道本来也没报太大希望,但是通过莫九郎和武钦载的话,不难得出这个组织的规模和势力极为强大,然而这么个厉害的组织,却能流传出现任首领的相关事迹,反而其余众人都被隐去了。

那要么是组织的行动模式就是以首领为先,其余人化于众生之间,要么就是……

有人刻意让这传言流出。

究竟是哪一种?裴崇道在心里想着,又宽慰自己不急,总有能水落石出的那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