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第2/2页)
对这一结果,李隆基并无意外,他转而关心起另一件事,“那几张图呢?”
“茅山宗、鹫山宗、沧山宗三宗掌教已于太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昭容处取走各自负责镇守的那三幅,剩下岐山宗的一幅,”回禀的人顿了顿,“并未在乾陵中发现。”
李隆基闻言,面上有一瞬的吃惊,很快又恢复平静,淡淡道,“知道了,你去吧。”
侍卫走了之后,李隆基紧紧盯着含元殿的匾额,眸中露出一丝玩味,“连自己母皇的陵寝都敢动,太平姑母,看来你也并非只想当一个权倾朝野的镇国公主那么简单,不过,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三年后。
“陛下,长公主不肯饮下鸩酒,”高力士伏在地上,双臂颤抖,“公主还说……还说……”
“哦?”李隆基从堆积如山的奏折间抬起头,“还说什么?”
“公主……公主说,若陛下想要那最后一幅命戏图,便亲自去,去见……”高力士强撑着传完话,后背已是一片冷汗。
陛下和长公主姑侄斗法多年,如今眼看就要功成,长公主却用那幅图作为威胁,还不知会出什么岔子。
李隆基冷笑一声,“朕还有许多政务需要处理,不会去见她,你将岐山宗的掌教带去镇国公主府,当着掌教的面问问姑母,就说,‘公主可知为何则天女皇将三份乾坤命戏图给了儿媳、孙女以及贴身女史,却宁愿将最后一份带进乾陵也不愿将它留给公主’,你说了这句,若姑母还是不愿就法,再来禀朕!”
先天二年,镇国太平公主自尽于府邸,结束了由其母则天女皇开启的,大唐历史上的唯一一个“红妆时代”。
与此同时,长安郊外的官道上,两名青衣道士骑马疾驰。
“掌教,陛下真要将这最后一幅图送还我们岐山宗?”
“陛下金口玉言,其余三部分早在唐隆之变那夜便回到了其它三宗手中,只我们岐山宗负责镇守的这一份,因在太平公主手中,才耽搁了几年,当时陛下便说,待日后从公主手中取回,定会归还岐山宗,如今公主伏诛,陛下只是依约而行。”
“那掌教打算如何处理此图?”
“自是依照岐山宗先祖留下的封存之法,设禁制封存。”
“掌教,那为何不直接毁去,免得再次传世,为祸人间。”
“此图自在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以来,历经千年,每一次入世皆以无数生人为祭,图中早已聚满怨灵,若贸然毁之,万千怨灵入世,后果不堪设想,在没有万全之策前,只能依照先辈的方式,加以禁制。好了,快到岐山了,记得此图的秘密一定要守口如瓶,免得又有人生贪欲,偷盗此图入世!”
“是!“
道观外枪声阵阵,砖瓦在子弹的扫射下不堪一击,恰好覆盖住一道年轻的声音。
那道声音焦急地说,“隐灯掌教,各位道兄,我们一起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被唤作“隐灯掌教”的老人吃力地睁开双眼,将年轻的青衣小道往密道中推,“守慎师侄,我等今日以血魄重新封印此图,禁制约可保百年,此图便托付给你们鹫山宗了,你师父阵前将鹫山宗掌教之位传给你,望你,以大局为重。”
青衣小道泪眼婆娑,拼命摇头,“隐灯掌教,我……”
他只是鹫山宗的一个无名小卒,在一众师兄弟中排名最末,却临危受命,怀中的乾坤命戏图关系重大,他怕有负所托,何况如今内忧外患,山河千疮百孔,乱世之中他根本不知该如何保全鹫山宗剩下的实力,更不知该如何镇守这在华夏大地上一次次掀起腥风血雨的东西。
隐灯摸了摸青衣小道的额顶,“守慎,你听见枪声了吗?外面那群犯我华夏的无耻狗贼,他们妄想以这命戏图改天换日,偷换我族千年气运,为了不让他们得逞,今日我道门四宗百位弟子舍身封印这图,死的死伤的伤,还活着的也没有力气再走出这里,唯有你,你是唯一一个能带着此图离开这里的人。守慎,走吧,往西南方向走,战火暂时波及不到那里,你便在那里镇守此图,等乱世过后,再图其他。”
一颗子弹穿透进隐灯的心脏,在他的胸前爆开一朵血红血红的花,道观外的门被撞开,道观后的密道合上,密道中的青衣小道抹了把眼泪,怀抱着师父和各位掌教、道兄以命相搏重新封存的乾坤命戏图拼命往密道深处走,往隐灯所说的西南方向走……
了觉又被掌教师父罚了,这次是因为他在师父讲“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的道法时嗤笑了一声。
“天行有常”本是儒家骗人的鬼话,儒释道合一后,儒家的学说被他们道宗吸纳了一些,不过了觉向来对儒家的那些个学说不屑一顾。什么天行有常,那些个命好的,当然觉得应该顺应天命,那些命途坎坷的,难道还不能奋起反抗吗?
了觉随意地掸了掸书架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他一旬中有半旬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师父罚到藏书楼打扫,拜他师父所赐,藏书楼里已经干净得不能再干净了,哪里还需要人打扫。
师父让他一边扫尘一边思过,可他根本不觉得哪里有过。既然天道不公,为何不能改天换命?
“铮~铮~”
了觉隐约听到一阵奇怪的声响,他环顾四周,并未发现什么异常。
“铮~铮~”
奇怪的声音在他转身的时候再度响起,他顺着声音寻找声源,竟发现那声音是从墙内传出的!
他在墙边摸索,这墙定是用了某种阵法机关,他的阵法在诸位师兄弟中习得最好,一堵墙还难不倒他!
终于,他摸到了阵眼。
墙壁在眼前缓缓破开一个小洞,洞内出现了一方锦盒,正是声源。
了觉被那“铮~铮~”的声响吸引,一步一步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