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重生之幕后为王 > 第239章 山口小学

第239章 山口小学 (第2/2页)

“比较近的,就走路上学,比较远的,那些娃从小就开始干农活了,学是不上的,就是有些近的村子,也不是所有小孩都送来上学的。”

卓子远心里明白,这些山区的孩子,上不了学其实是个很普遍的现象,不说钱不钱的问题,就是每天上学需要走很长的山路都是一个问题,一是时间的问题,二是安全的问题,就算他们天天走山路,难免都会遇到个意外,这种山林里,救治更是麻烦,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他们统计山口小学学生数量那么少的原因。

虽然卓子远能理解这些困难,但他还是为这些孩子感到悲哀,他们从出生就注定了一辈子呆在山里,没有什么机会去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

牛车慢慢的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山口镇,看着映入眼帘的建筑,卓子远又是一阵感慨,中间的道路从坑洼的土路,变成了碎石子路,这就是小李说的每年往镇外拓展的路,一个个平房分布在道路的两侧,看上去应该是青砖堆砌而成,几乎所有的房子外面连水泥都没有,孩子们就是家门口的泥地上嬉戏玩闹,牛车经过,这些孩子都会投来好奇的目光。

牛车继续前进了好一会,面前的道路变成了满是补丁和裂纹的水泥路,目光能及之处,卓子远看到了一栋二层楼房,外墙是裸露的水泥,牛车直接在这个建筑前停了下来,建筑前面已经有大队人马等着,其中一些人还举着牌子,上面写着字,连起来就是欢迎远方基金。

小李率先跳下车,跟众人说道,“这里就是我们镇办公室,最前面的是我们柯镇长,右手边就是学校的方校长,左手边的是王副镇长。”

卓子远跟着跳下牛车,顺便扶着何夏,方便她下车,这场公益活动,她是领头人。

接着就是双方的寒暄了,柯镇长是一个精瘦的中年人,脸上流着岁月的沧桑,整个人看上去,像个少数民族的,果然,他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是羌族人。

方校长是个骨瘦如柴的老者,带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快六十了,当然,山里的人,从外表很难判断出他们的真实年龄。

王副镇长,卓子远第一眼看去就很不喜欢,因为他很胖,可想而知平时吃喝肯定差不了,在这样艰苦的地区,平时都少不了吃喝的,卓子远心里就冒出了贪婪两字。

卓子远一行并没有在镇**多作停留,寒暄了一会以后,他们直奔目的地,山口小学而去,他们的行程安排就是今天会对学校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明天才会正式举行一个捐赠仪式。

这会陪同的只剩下柯镇长和方校长了,他们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目的地,入眼的建筑真是让卓子远心疼这里的孩子,一排低矮的破旧的建筑,青砖堆砌的外墙上可以看到明显的苔藓,卓子远看到有的地方砖都直接破裂了,走进学校有些生锈的大铁门,一行人一间一间教室的看了起来,今天是周日,所以没有孩子上课。

教室的窗户随风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有些玻璃已经破损,教室里的桌椅奇奇怪怪的,没有统一的规格,更像是东拼西凑借来的,没有所谓的讲台,只有一块大黑板,有些教师的黑板上已经有了一两道裂纹,从痕迹可以看出,裂纹已经存在不短的时间了,教室里没有电风扇,可想而知夏天的情况,整个学校就只有两间办公室。

看着这些教师,卓子远不由想到了自己上小学的情景,那可是十年前了,他依稀记得除了一排平房以外,还有一栋两层高的楼房,五六年级和老师的办公室就在这个楼房里,夏天有电风扇,可以安安稳稳的睡个午觉,相比这里的条件,自己简直可以说是生活在天堂里啊。

随着他们一边看,方校长一边介绍这学校的情况,让卓子远他们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里的学生每学期的学杂费是六十,没有其他任何的费用,就是这样,有些孩子依然欠着学校的学杂费。

学校的老师,除了方校长,就只有四个,平均下来,一个年级都分不到一个老师,五六年级有两个老师,一到四年级是两个老师,一到四年级的上课,有时候是混合上的,就是这四位老师,也是方校长好不容易留下来的,他们都是山口镇上的人,世代居住在这里,对这里有浓厚的感情。

至于幼儿园,想想就知道不可能有,所以这里学校里的孩子都比较小,外面5岁上幼儿园,他们5岁就直接上1年纪了。

学校里只上语文、数学、品德三门课,美术和音乐根本想都不要想,国家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来说,真的是天方夜谭,就是思想品德课,也是方校长坚持要上,也是他唯一能交给孩子们的东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