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伯颜秘稿(下) (第2/2页)
因为作为权相的伯颜很早就分析出了蒙古联军的扩张计划,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蒙古联军肯定还要继续地一路扩张,并且在吞下中亚及西亚的全部地盘后、再继续向东欧进攻!
所以伯颜在自己的这份秘稿中,特别留字叮嘱后代——他所留下的那些财宝中,可以拿出一小部分用作贿赂、然后让幼子想办法在宝库所建之地谋取到一块封地。有了封地之后,幼子及其子孙后代再用剩下的那部分财宝秣马厉兵、以图后强!
而伯颜的很多预测,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两点的确都应验了!
历史上——蒙古人的确是吞并了乌卡克城,但并不是因为扩张而吞并,而是被朱元璋赶出了中原以后,一路逃窜到了东欧,为了谋求地盘才把目光瞄准了乌卡克城的。
成吉思汗所册封的各汗国之继位的汗王们,也的确有很多因为奢华的生活而逐渐变得腐朽。所以,吞并了乌卡克城的金帐汗国最后又被同为蒙古贵族出身的帖木儿建立的帝国所击败了。
这名帖木儿也是一位枭雄人物,他先是娶了有着黄金血脉(即成吉思汗诸子)的西察合台汗国的公主,以驸马的身份晋阶后,招兵买马拉拢各部落势力,最后杀死了情同手足的妻舅——西察哈台汗侯赛因,建立了帖木儿帝国!
这位不具备成吉思汗之黄金血脉的帖木儿,不仅吞并了西察合台汗国,还吞并了东察合台汗国,随后又征服了波斯、花剌子模,再征服了伊儿汗国和阿富汗,最后还北上吞并了成吉思汗遗留血脉中最强盛的金帐汗国。
最终,这位毫无黄金血脉的帖木儿吞并了四大汗国,继位成为了北元朝的皇帝,史称元益宗!
回到正题——
伯颜的这名幼子隐姓埋名之后,随着商队一路长途跋涉,终于找到了父亲所留下的第二个秘密宝库。
这名幼子按照父亲曾教导过他的记忆,一路破解掉了机关之后,进入到了宝库的密室,看到了和龙袍摆放在一起的那枚代表着天命象征的“传国玉玺”之后,兴奋和激动的情绪言溢于表!
而与此同时,藏身在空间玉珏内的珮珮,却一直在克制着自己想要弄死伯颜幼子的这股冲动念头。
因为她知道,如果她在一时冲动之下弄死了对方的话,她所藏身的这枚玉珏也将随着对方的尸身一起,永远的埋藏于这片地下的秘密宝库中永不见天日了。
所以她一直忍耐着,冷眼旁观着对方收取了“传国玉玺”和大量的金银财宝之后,潇潇洒洒地离开了这间宝库。
伯颜幼子心性能忍,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之死的罪魁祸首应该是顺帝元惠宗。
他想要替父报仇弄死元惠帝,于是,他就带着“传国玉玺”重新回到了元庭大都。
给自己改名为“乌谢阿布格”(即复仇之鹰)的伯颜幼子,重新回到大都的时候,已经是伯颜死后的第三年了!(即公元1343年)
乌谢阿布格并不知道,未来的25年之后(即公元1368年),饱受压迫的中原汉人将彻底地倾覆元庭,把所有的蒙古人都赶出了中原。
曾被父亲伯颜精心教导的他,不可避免的继承了伯颜的从政理念——那就是想办法成为一名权相,然后把龙椅上的皇帝当成傀儡一样随自己心意摆弄。
当然,也只有成为一名权相,他才有可能继承父亲的遗志——谋求一块封地,建立自己的汗国!
乌谢阿布格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也就这么干了。
他以一名谋士的身份,投身到了一个大臣的门下,然后开始以此为晋身的台阶,一步步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但是,历史的进程终不可避免!
随着元庭朝野上下官员们的逐渐**,蒙人对汉民的剥削和压迫日趋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汉人民众在死亡线上垂死挣扎,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再也掩盖不了了,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终于铤而走险、揭竿起义了!
八年后(即公元1351年),乌谢阿布格此时已经晋身为御史大夫的时候,以韩山童、刘福通为首的起义军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
接着,徐寿辉起义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义于徐州。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原各地的汉民们纷纷响应,“推翻蒙元、恢复汉人王朝”的每一股力量汇聚到了一起之后,最终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滔天洪水......(未完待续。)
PS:这是来来回回修改了很多次的最终版本,这个版本是我认为的、就逻辑上来说、还算较为通顺的版本。所以,也请书友们看在我又是查史、又是查中亚地图、还要给伯颜幼子胡诌出一个蒙古名字的份上,都别太考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