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逆流天下 > 第二卷南方 第五十八章 运力

第二卷南方 第五十八章 运力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逆流天下!

曾志国的话,这些年轻的军官们并不能了解,一个个)7之色。**

曾志国也自知失言,当即哈哈一笑,把话头转过,稍停片刻,便又向着杨英明问道:“老哥,这里粮食收齐了,运送需得多久?”

说起这个,杨英明脸色也有点难看。他沉吟了一会,方道:“大帅,江南少骡马啊。平常时候,运送东西多半是靠船,不过这里没有水道直接到镇江,回来装运,也得大量人力。况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船只。后勤部原本有一千多匹辕马,骡子两千多匹,驴四五千匹。驴子没甚大用,只能拉拉小型的车辆,拖动的东西不能太重,骡马的数量又很少,现在的这些数字,已经是搜括江南各处,汇总交给后勤部使用,再也没有办法多得了。

况且,这些都是蒙古马,只有少量马匹是适合拉车的挽马。

不过想想后勤部建立之初的窘迫情形,现在这样也算是差强人意了。

只是天雄军现在四处调动平乱,战兵的铠甲,粮食药材还有各种辅助用的器材、兵器诸物都需要马车运载,后勤部不但不可能调出车辆来运粮食,就是现在的车辆也不够使用,还需加强。

这么一来,粮食的运送还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了。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似乎也只能征调大量的民夫,然后用从两千年前就传下来的独轮车运送粮食。这种独轮车当然很落后,轮高而重,用左右两侧的梁杠来装载物品,天气稍微不好,这种独轮车就会把道路压出深深的车辙来,时间一久,修的再好的道路也被毁损了。中国农村不要说现在,就是几百年后,几次有名的大战役就是靠着这种小独轮车运送粮食上前线,用几百万农民的血汗来保障了几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

缺乏马匹,整个中国的道路条件一直不能维持在一个水准之上的水平,拥有大量的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历朝历代,自然是没有心思改良运输工具,只把这独轮车当成克敌取胜保障后勤的法宝了。

曾志国的十万大军所需的军粮,最少得征调五十万或更多的民夫,然后耗费掉大量的粮食之后,才能被运送到库。

看到曾志国一脸阴沉,杨英明也有点讪讪然,他目视四周,轻声道:“大帅,各地的秋粮虽然交上来了,不过,大帅一样可以征调百姓做力役。吃的粮食,反正四府之地不大,从上海这里到镇江,小车推四到六百斤粮食,来回算半个月吧,每人自己从家里多带半袋粮食,沿途路过再加征一些菜疏,让各亭督促当地百姓烧汤做菜,也不苦了他们。这样,此事就能轻轻松松的办下来了。”

曾志国呆着脸道:“实在没有办法,也只能如此。”

收过秋粮。再征调力役。这原本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大明天下。随便到哪里都是这种做法。只是力役地种类有繁琐有简易。比如有地只需要做十天半月地更夫。或是看守一段时间地文庙等等。

如果遇到修路扒河之类地力役。那自然就算被抓差倒霉。

不过就算是再傻地官府也知道得给百姓供粮。不可能抓了力役。再教百姓自己出粮。这样地话。极易激起民变。

想想一个大河工十来二十万人总有。然后逼着百姓自己出粮再出力。一旦有变。地方官地人头自然不保。

曾志国当然不怕有人来取他地脑袋。就算是有民变他也并不在乎。有天雄军地强悍兵力。就算是百姓心怀不满。也只得忍了。

只是这样一来。他在江南四府十九县地名声算是掉到谷底。臭到不能再臭了。

他杀士绅,兼并大粮户的土地,不免赋税,这些措施究竟还并没有伤到大量的普通百姓,不过,如果他为了省下粮食强令百姓自己负担的话,无疑就是加税,这将给数十万甚至过百万的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无疑,这等于是在江南原本严峻的局势上又添了一把柴火。

他叹一口气,摆手道:“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用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措施。”

这其中利害,杨英明当然也是心知肚明。固然,镇江和苏州已经被参谋部与天雄军中的资深将领们定为必守之要地。其中,镇江是连接苏州和松江的纽带,也是南京东面重镇,古称京口,现为镇江,向来是南京门户,镇江一失,则南京就会直面兵锋。要想守南京,则必守镇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