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逆流天下 > 第二卷南方 第四十七章 讨曾

第二卷南方 第四十七章 讨曾 (第2/2页)

再其次。便是南京司礼监太监韩赞周与几个大学士各部尚书。

而真正能决断大事的。非马士英与赵之龙刘孔昭三人莫属。其余的大学士尚书等。手中无兵。仅凭一张嘴。乱世之中已经无甚用处了。

当然。除此之外。南京城中复社也有不小的势力。人多嘴多。再加上有刘宗周坐镇。也算是一股很能捣乱的力量吧。

镇江的事出来。整个南京城乱成一锅粥。马士英很想镇之以静。不过。却怎么也静不下来。他不停的派去镇江一带打听消息。同时有人上门来。他也是来者不拒。

以往出大事。马士英总归是能沉的住气。天大的事。也不过付之一笑。

在南京之初。高弘图姜曰广吕大器那一帮东林党人与他过不去。冷贴人家的冷屁股。他也不过就是一笑置之。后来东林党人意欲政变。被发觉后索性怂恿左良玉称兵犯境。马士英也是从容布置。最终将左良玉击退。他没事。左良玉倒是忧惧死了。

不过。自从出了曾志国这个跋扈的藩镇。马阁老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曾某。不按常理出牌。完全的肆无忌惮。虽然以前的四镇也是这般。但马士英至少知道四镇的镇帅在想什么。他可以从容分化。收买。利用。

也不过就是用点银子和心思的事情。算不的什么。

可是曾志国却是不同了。他从朝半抢半要过去的银子粮食。全部用来装备了军队。他的每一分钱。都用来打造铠甲兵器。他的天雄军从一千多人的嫡系发展到八千人再到三万人。每一分银子都用在了该用的地方。换了别的镇帅。拿走朝廷的这两百万的银子和一百多万石的粮食。最多有三分之一用在镇兵上就算不错了。剩下的拿去挥霍。再掏出一部分小钱来养活几百人的家丁。临阵之时。就用家丁来打仗。顺风打一打。逆风就逃。几十年来。大明的将领都是这么做的。

可是曾志国不这样。他发展的太快了。除了亲兵之外。他没有一个人的家丁。不过。整个镇江镇的实力。已经远在其余各镇之上了。

如果不是这样。朝廷为什么要忍?他马士英为什么要忍?他早就看了出来。京营兵不是对手。黄的功一样也不是对手。黄帅有三四万人的战兵。不过。黄帅的战兵素质在镇江镇面前。真的是差太远了。

这一次。马士英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左营和黄的功倒不一定要与曾志国内战起来。但是江南士绅抱成一团。给曾志国添点恶心。倒是省事不费力的事。曾志国发展太快。口太大。朝廷撑不住。地方士绅也撑不住。不拖一下后腿实在是了不的的事。

结果倒也简单。曾帅做事很粗暴很直接。几千颗人头落

大风潮。闹的沸反盈天的大事。原本以为曾志国不死皮的布置就在对方的屠刀之下。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今之计。是后事如何。这才是值的真正要好生商讨谋划一下的。

大敌当前。东林党也好。阉党也好。总归要和衷共济了。

清议堂里。这一次坐定商讨国事的重臣。足有三十余位。几个在职的大学士。城中的勋臣。南京镇守太监。各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九卿。还有京营的总兵副将们。济济一堂。看起来。倒也热闹。

人虽然多。四顾看来。却是热闹中见凄凉。众人都是泥雕木塑一般。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发一言。说一语可能会给自己惹祸的话。

曾志国那么手狠。谁敢保自己哪一天不落在他手里?与路振飞相比。座中人也只有几个名望和官位上更加胜出。可路振飞也不能保其性命。别人又如何说!

向来。只有文官弹劾武将。或是请尚方剑斩武将的例子。而大明时至今日。竟是文官重臣和名士官绅被武将杀鸡一样的宰杀。其中况味。已经让这些文官重臣们被压的说不出话来。也是无话可说了!

“今日之下。诸位老先生居然无话可说吗?”

闷坐了半天。马士英终于忍不住最先开口。他逼视着坐在自己下首左边第一位的王铎。向着这个大学士问道:“老先生有什么话说?”

王铎倒是吃了一惊的模样。呆了半天。才道:“这个。学生到镇江时。委实没看出来曾帅是如此手狠的人……这个。真的看不出来。”

“纯是废话!”马士英在心里暗骂一句。也知道拿王铎这个老狐狸没有办法。便又向王铎身后不远处的钱谦益问道:“那么。牧老有什么可以教我?”

钱谦益也是一副受了惊的模样。萎靡不振。他倒是真的看不出来。怎么在他府中那个有点谨小慎微。说话行事都很拘束的曾帅。在离开半年多后。竟是突然变成如此模样。他的老家是无锡。这一次消息传过来。无锡当地的大名士和有数的几个富绅都被杀了头。听说下一步就是抄没家产了。消息传来之后。他吓的整夜没有睡觉。一直在想。如果我在无锡。将会如何!

结果当然不是很美妙。于是这位东林领袖礼部尚书已经打定了主意。在这件事上。绝不会说一个字!

绝不!

马士英问到他。钱谦益支支吾吾。却是一个字也不肯说。

他的心思。马士英当然也明白的很。于是叹一口气。自己也不发问了。

又沉闷了一会。倒是刑部尚书高悼向着赵之龙问道:“老先生。若是曾帅移兵来谋留都。京营兵能出战否?”

赵之龙是勋戚贵胃。二百多年的伯爵世家。他年轻时。很受崇祯皇帝的赏识。因此被授以南京守备的重任。其实大明东南半壁的安危。也在他手中。

此人现在四十出头。一张脸面团团若富家翁。保养的极好。他头戴着七梁四柱的伯爵朝冠。穿着大红朝服。大带玉佩。革。黑鞋白袜。坐在人群之中。犹显富贵。

不过。现在他的脸上也满是困惑。他不明白。怎么就有人敢如此大胆。如此的心狠手辣。朝廷令名不行。镇帅抗命者甚多。甚至有不少镇帅在地方上烧杀淫掠。这些朝中都很清楚。

不过。敢向几千士绅挥动屠刀。敢杀朝廷现任官员的。曾志国已经是独一份了。

他是朝中勋戚。手握兵权。不过到了此时。他也只能极为痛苦的闭眼摇头。道:“京营兵久不训练。甲胃不齐。饷银不济。上阵击敌。恐怕败多胜少。不能打。不能打啊。”

高悼又面向刘孔昭。刘孔昭是刘基刘伯温的后人。刘家也算世代勋戚。与国同休。现在他为操江总督。手中也有一些力量。如果刘孔昭能奋发。其余众人也还有点依仗。

哪知刘孔昭连连摇头。只道:“吾意与城伯一般。绝不能打。一打必败。一败可就全完了。”

刘孔昭性格强硬。对东林党也从来不假辞色。所以东林党总是说他性格傲慢残暴。而且还是私生子。照理不应袭爵。

在刘孔昭答话之前。众人还总对他抱有希望。指望他当真能凶悍强硬一些。谁知道。此人的反应竟是与之龙相同。甚至更加的不堪。

京营兵绝望。操江兵用不上。众人心头都有种绝望之感。当初用曾志国是要他守住南京的门户。结果。建奴没有过江。可是就在卧榻之侧。也养起了一只恶虎。随时都能冲过来。择人而食!

“完了。完了啊!”吏部尚书张捷顿足大哭。鼻涕眼泪流了一脸。他也是不管不顾。只是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道:“国朝出此事。已经与唐末时相仿佛。完了。我大明完了啊。”

如此嚎啕。当然不成体统。不过人都是心头沉重。难以开解。不少人已经在偷偷抹泪。觉的大明亡国。确实已经为时不远了。

外有建奴。内有强藩。还有阉党为乱。在场诸人。心头都是乱麻一般。再也无法理顺。

“唉。看来只有昭令黄的功左梦庚讨贼了……打。必须打。一定打。

打他。吾辈可能亡于建奴之手。不打他。不仅亡国。还要亡天下。亡我华夏两千年之道统。要打。一定要打!”马士英站起身来。转身便走。他深悔今日一议。朝中重臣。平时袖手之时仿佛一个个腹有韬略。一个个都是武侯再生。大事临头。除了嚎啕待死外。真的是一无所用。

要打。必须要打。他会让黄的功和左梦庚一起动手。他还要调湖南的何腾蛟过来。他要亲自带着自己的贵州兵和京营兵一起出征。他会调浙江的镇守部队过来。他要齐聚三十万雄师。灭此朝食!

曾志国不完。就是大明必亡。这一点。他已经看的很清楚了。而曾志国今日此举。不仅是让大明亡国。他的有关汉儒之争道统的议论。也是儒家出身的士大夫绝不会容忍的。

今日之前。马士英已经与刘宗周等人见面商议。从今日起。再没有阉党与东林复社之争。大家携起手来。一起讨曾!

与流贼。建奴。都有的商量。唯有曾某一人。绝不能与之同戴一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