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南方 第十六章 甲坚兵利(8) (第2/2页)
“哈哈。真是笑死人了。”
这一次镇江军倾巢出动。连一直负责军法的马红俊也跟在了队列之中。随时准备纠正战场上士兵的违法乱纪地行为。做为一个一直没有带过兵的将领。他自己很谨慎的要求与王晓游击一起行动……他们俩原本都是曾志国的亲兵。在交情上比起别的将领要莫逆深厚地多。刚刚郑吉祥的笑话让马红俊忍俊不禁。因为一直跟在曾志国的身边。刚被任命为游击的马将军已经淡忘了跟随曾帅之前的那些岁月……其实明军之中。如同刚刚那样的场景实在是数不胜数。都难以纪录了。
在明军中生炸营和营啸的纪录两百多年来没有断绝过。在战场上杀良冒功是士兵常干的事。而将领们则会克扣军饷。用贪污来的钱养活自己的家丁和亲兵。以便在普通士兵逃跑的时候用家丁和亲兵来保命。
如果一个将领身边没有得力的家丁保护。同时又为人严峻刚愎。更要命的是没有给士兵及时饷的话。刚刚的那种场景就必然会生。几乎没有侥幸的可能。
所以就在马红俊捧腹大笑的时候。王晓向着他正色道:“还好我们跟随的是大人。只有大人才会对大家一视同仁。并且以身作则。”
“是的。”马红俊收起了笑容。原本有些喜气的脸上又恢复了军法官特有的怀疑与冷峻的神色:“所以一切违犯大人军法的行为。我都不会宽恕和放过。”
做为曾志国曾经的亲兵。这两个人清楚的知道。自从被史可法任命在准扬军中领一营兵后。曾志国没有克扣过一钱银子的军饷。也没有购买过一件新衣服或是独自吃过一顿饭。更不要说购买宅子和娶妻纳妾了。在他的个人人格魅力面前。一切对曾志国的怀疑和不满都被打消了……或说。在马红俊这样的军法官面前。也绝对不会允许对曾大帅有一点不满和怀疑。
两人之间短暂的沉默了一会。在王晓的部下割掉那些垂死的郑兵级之后。王晓才又向着马红俊笑道:“看来这一队兵是郑兵唯一一支敢出来巡逻的士兵了……打跨了他们之后。我觉得他们也不会返回营中报信的。”
马红俊点头道:“是的。刚刚他们射死了自己地主将。惊慌失措之下。一定会先找地方躲起来。等到明天想好了说辞才会回营……”他冷笑着道:“不过明天再也不会有郑营的存在了。”
大约在凌晨四五点左右的时候。也就是天将破晓而人也最疲惫困倦的时候。位于丹阳的郑氏水师大营受到了空前猛烈的攻击。
南京的武库并没有红夷大炮。不过佛郎机和虎蹲炮这两种小炮倒是不少。曾志国在清点南京武库的时候并没有拿一支鸟铳……原本用铁二十斤的鸟铳现在全是用铁管对接起来的。用这种火枪地危险与自杀也差不了多少。在扬州守城战的时候他也曾经用过不少火器。不过在经历实战的检验之后。曾志国对这个阶段除了红夷大炮之外的任何火器配备都失去了兴趣如果要自造火器的话。他就需要大量地生铁和熟练的工匠。不过现在这个阶段显然他没有命令南京工部的资格。况且。他也没有那么多火药。
不过被曾志国被为鸡肋的佛郎机炮在打击郑营官兵士气上起了巨大的作用。天将破晓之时。百多门小炮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鼾声大作的营寨。在炮兵队游击的一声令下之后。轰隆隆地炮声把寂静无声地郑氏大营立刻炸了个鸡飞狗跳。在第一轮的炮击之后。不少光着屁股的士兵懵懵懂懂的从营帐里跑了出来。茫然无助的打量着对面那一群黑压压的镇江镇地官兵。由于缺乏军官。在第一轮炮击炸死了不少人后。郑营中只是惊慌失措。竟然没有人立刻组织士兵穿上战甲准备抵抗。
“再试试大帑。”
对第一轮炮击的结果曾志国非常的不满意。佛郎机炮还是一百多年前明军仿制的葡萄牙人的火器。这种小炮重量还不到二百斤。炮身短粗。不足红夷大炮地一半长。装药少。用的弹丸杀伤力就有限的很。
刚刚一轮炮击下来。被打死的郑军士兵恐怕不到百人。就是说平均一门炮打不死一个人……这种战绩。怪不得孙承宗在辽西组建炮营的时候。每营要用上九百多门这种火炮。威力实在是太小了一些。
随着他的军令下达。在曾志国身边的亲兵用旗语下令。今晚确实是个用兵的好日子。一轮圆月把大地照得惨白。这一次推上来的也是从武库中淘来的宝贝。这种要用脚踩的帑还是明朝中期的产物。在火器遍布的现在已经不再出产了。整个武库中几百支弩全部被曾志国不客气的领了出来。在这一次的攻势中他要试验一下这种帑的威力。
很快。帑手们就把帑踩在脚下。把弓弦拉了上来。装好一米多长的铁箭。然后在号令声中把帑箭整齐的施放了出去。
帑箭的威力明显比佛郎机炮大了不少。一轮箭雨过去对面的郑军将士应声而倒。巨大的帑箭带着强悍无比的穿透力把一个个光着身体的郑军将士毫不费力的钉在了地上……很多郑军将士连惨叫声也不出来。就这么站立着被射穿了身体。然后死在原地。而身体却被帑箭支撑着。并没有倒下。鲜血混着被弩箭射出来的碎肉在军营中飘荡着……这种惨况连帑手们自己都看不下去。很多人转过了脸。不敢细看。
“唉。一支箭的时间比打一炮也差不多了……”曾志国面无表情的看着对面鸡飞狗跳的情形。两轮打击之下。原本就疲惫不堪的郑军士兵的士气已经跌落到了谷底。虽然已经有军官穿好了战甲出来。喝令士兵们拿起盾牌和武器准备迎敌。不过士兵们却很少有反应。他们只是傻呆呆的站在原地。看着几百米外浑身穿着铁甲。正在冷冰冰看向自己的钢铁怪兽。
“是的。大人。”站在曾志国身边的一群军官也有同感。这种帑弓的威力确实不小。不过张开一次就得至少两到三个士兵一起协同努力。从开帑到上箭到射。所用的时间也不少了。如果在野战战场上遭遇敌军。弓箭手射满六轮之后。这些帑手才能放出一箭。时间久。需要的人手多。看来。这又是一种鸡肋武器了。
虽然如此。曾志国也并不沮丧。可想而知。未来可能有不少坚苦的守城战。把这种帑留着用来防守城池还是很有用处的。
一想到这里。他就谨慎的命令帑手停止动作。然后把这些宝贝好好的收拾起来。免得损毁。
现在可找不到合格的工匠来修帑。第一是没有人手。第二。现在的匠户制作的全是小弩。这种大弩他们未必会修。
“好了。也差不多了。”
在试验了两种武器之后。曾志国也没有兴趣再耽搁下去了。夜长梦多。眼前的这郑营兵他们当然是稳吃了。不过如果出现什么不该有的意外也就不好了。
在昂扬和激烈的鼓声中。明军成一字长蛇阵开始向着郑军大营推进。这个营地没有壕沟。木栅也是简单的插在地上。看起来一推就倒。鹿岩也只有简单的几处。在这种简陋的营寨面前。镇江镇的四营战兵几乎可以无视营寨的存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