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逆流天下 > 第二卷南方 第十六章 甲坚兵利(4)

第二卷南方 第十六章 甲坚兵利(4)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逆流天下!

曾志国在镇江日夜不停的练兵。近在丹阳的郑家却是要忙着过节了。一晃十月金秋。换算成农历来算。没有几天就是中秋节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么。中秋佳节说是杀鞑子杀出来的。现在几百年下来已经是团圆佳节。过往的用意。怕是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郑鸿逵与郑彩叔侄两人带着几千闽南子弟兵千里奔波的过来。屈指算算在京口这长江沿线已经布防有大半年了。私底下想一想。郑家虽然接收了大明的海商税。捞了不少的好处。不过这一次。也当真算是勤劳王事了。

这么着一想。郑鸿逵就越发觉着自己亏了。

几千里奔波。放着福建那豪门大宅锦衣玉食的日子不过。巴巴的带着几千家乡子弟跋涉几千里到了长江。朝廷到好。就加一个总兵和镇江将军的衔头给他!

想想曾志国那小子有什么强过郑家的?兵不过千人。铠甲都没有几副。刀牌大炮也是极少。他立下什么功劳?不过是带着百姓逃过江来了……说来说去。那是个败将!

史可法用人不公。朝廷也瞎了眼。生生让这小子做了提督军门。还封了伯。封了大将军。赏了尚方宝剑。就连那头上戴的红笠日帽上还飘着一根漂亮的天鹅翎!

人比人当然就会气死人。郑鸿逵越想越不甘心。老实说。随着郑家实力的上涨。闽省一省已经不够他们折腾了。如果有机会如马士英那样权倾天下。又或是更进一步。那才是郑家的追求。象现在这样。带着几千子弟任凭别人指手划脚……我顶你个肺!

一想起与黄道周的约定。郑鸿逵就更加不爽了。如果不是曾志国这小子横插一杠子。怕是建奴就过了江了。然后郑家水师一路南逃。扶潞王或是别地王爷上位。到时候再加上郑家的实力……马士英又算得什么!

这一切原本已经让郑鸿逵极度的不爽。前一阵子曾志国又从南京要来了粮饷大权。郑家一天不服军令。粮饷就不再下发。虽然郑家不缺这点银子粮食。不过这脸面上也实在是下不来啊。

如此种种加在一起。使得郑鸿逵已经对曾志国忍无可忍。

“三叔。那边回信了!”

秋高气爽。郑鸿逵心绪不佳。因为曾志国不发饷。郑家兵也有两个月没领到饷银。士气也是低迷。虽然中秋佳节将至。客兵久驻在外。士气原本就不很高。再加上无饷可领。郑家水师的士气已经低迷到了极点。

郑彩早晨出去巡营。发现三十多艘大小舰船全部停在港口内。上到千总、把总。下到辅兵水手长夫。各人嘴里都是骂骂咧咧。不少人吵着要回福建去他忧心忡忡的回到营中。打算劝叔父先给下头发饷……虽然曾志国这两个月没发饷。其实在各镇初立时。弘光小朝廷把户部的银子用的如同水洗一般的干净。各镇初立用银子厉害时。南京户部的仓库空地都能跑老鼠了……整个户部剩下的银子也就是两千两。差点儿连中央部堂的开支都维持不了。

郑家也是一镇。郑芝龙刚刚勤王就被任命为镇江总兵。把守的是长江门户。还封了将军领了印信。本色折色几十万已经落袋。而可怜郑家子弟兵跟着几千里过来。郑鸿逵却把饷银粮食都护在了自己个手里。就是没有曾志国。他麾下将士也从来没有把饷钱给拿足过!

现在两个月欠饷不发。营中已经是怨声载道。客兵原本是在异乡做战。当时地交通和卫生条件。隔一百里都算是咫尺天涯。几千里过来更是水土不服。语言不通。大伙儿豁出命去来抗击建奴。结果连银子也拿不到几钱。这他姥姥的还成话?

郑彩一路进来。看着将士们的脸色已经不对。他虽然一副佳公子模样。其实打小就是在军旅中长大。现在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军心不稳。再不能这么着拖延下去了。

他心急火燎的进来。却正到遇着负责文案信的幕僚。郑彩见着立刻召唤过来。把那幕僚怀中抱着地信拆看了几封后。立刻就是如获至宝!

郑鸿逵这几天心绪不佳。营里也是一片低迷。佳节在即。他便索性不出房门。只在房里叫一个眉清目秀的兔儿相公。正在柔声细气地给郑鸿逵清唱解闷。郑彩进来的时候郑鸿逵正听到妙处。歪斜着身子。双手还随着唱腔打着拍子……郑彩这么横冲直撞的进来还大呼小叫的。换了个人。怕是直接要被郑鸿逵点了天灯了。

“什么事啊?这么着大呼小叫的。”

郑彩的声音虽然亢奋。郑鸿逵却是没有放在心上。这个侄子办事虽然有急智。不过却是性格冲动。没个稳重劲儿。凡事在郑彩嘴里。总得打个折扣来听才成。

“成了。三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