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逆流天下 > 第二卷南方 第十五章 向前(5)

第二卷南方 第十五章 向前(5)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逆流天下!

有了洪承畴这样的恶客。一场欢宴便草草结束了。勒克德浑吩咐下人打来了井水洗脸。用浸的冰冷的毛巾在脸上胡乱擦了几把。便觉的人精神了许多。

他看着坐在厅一角喝茶的洪承畴。不觉满脸带笑:“先生一来。南边的事就好办多了!”[]

对方如此信任。洪承畴也极是心感。当即失笑道:“贝勒爷太过信任了。学生如何敢当?总之。学生一定竭诚效力便是。”

勒克德浑摆手笑道:“某是平南大将军。专责军事。先生的朝命是江南总督。看来朝廷的意思是我专责军事。先生则是偏重于招抚。可是这个意思?”

“是的。”洪承畴宦海沉浮几十年了。与人打交道的本事已经历练的炉火纯青。他知道对满人不必用汉人的那一套。否则的话。不但不会被称赞城府心计。反而会被满人认为是老奸臣滑。心机太深不好交结。所以在与满人亲贵打交道的时候。洪承畴都是显的极为直爽。说话办事都很痛快。这也是他在松山一役投降之后越来越被信任倚重的原因之一。

“好啊。太好了。有先生在。江南旦夕可定!”勒克德浑当真是非常开心。洪承畴的本事他是极为推崇的。当年松山一役。洪某人手中有十三万明军精锐。全部是九边精锐边军中的战兵。其中犹以秦兵等西北的边军极有战斗力。主帅的战斗意志也很坚强。而洪承畴也不愧是极有统帅经验的帅才。他利喻军的兵力优势。采取步步为营的压迫式的打法来解救锦州之围。如果不是崇祯帝太过急切。明军的粮饷的不到保障。洪承畴不的不加快行营速度……结果皇太极断了明军的粮道。一之间明军自己乱了阵脚。吴三桂等总兵抛下军队带着家丁逃走了。其余巡抚邱民仰与总兵曹变蛟等人殉国。而洪承畴却最终削发投降了。

虽然洪承畴打了败仗。不过松山一役失败的过错并不在他。就在刚刚的座中人里就有梅勒章京巴铎。此人当年就是皇太极在松山一役中的亲兵护卫。明军殊死反扑时。是他带着侍卫顶住了明军的攻击。立下了极大的功勋。

就是这样的悍将。对洪承畴还是极为敬重的。勒克德浑的欢喜。自然也不是空穴来风。

“哈哈。这太过奖。学生如何敢当!”洪承畴哈哈一笑。显的极是欢喜。不过他到底是极有城府的人。这一次接受了总督的位子。却是深知此事的难办。

现在留在扬州的满洲兵并不很多。如此就要好蝴用投降的南明降军。同时。还要收拢江南的民心以为已用……这才是摄政王派他到扬州来的真正本意!不过。钱谦益在南下之前已经向摄政王大约说了一下为难之处。前明已经尽失人心。这一点无甚可说。北方诸省、府县尽数投降流贼或是大清。便是明证。封建王朝的更替。气数一说至为紧要。便是洪承畴自己也在心里坚信明朝气数已尽。所以不值的效力。相反清朝如朝日初升。以洪承畴纵观史书的经验来判断。清朝确实有一统天下的气象。

而其中的关键。则是不能太急切的推行剃发令!

不仅是他。满洲贵族里也有一部份的有识之士虽然也支持剃发。但同样也看出阑能立刻推行剃发。不然。将会给清朝的统一大业带来极大的麻烦。眼前的勒克德浑。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有此共识。洪承畴在说服了多尔衮暂不剃发的承诺之后。才不等滚单到达前方。也不愿意高车驷马的摆足了仪仗慢慢行进。事情紧急。洪承畴索换了便装。带了几个健仆一路上先是骑马。到了山东临清后又换了船只。一路上急行不停。算算要的几天之后朝廷的任命旨意才会正式到达扬州。勤劳王事。洪承畴自问是问心无愧了。

眼前的德克勒浑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在赶走了满满一屋的闲人后。他吩咐曹振彦等包衣奴才立刻把厅堂打扫干净。换上黄梨木的椅子。然后泡好三两银子一斤的上等茶叶。等洪承畴解渴之后。这才又换上了请教的语气。向着洪承畴轻声问道:“我大清兵想要掩有天下。就非的南京不可。然而对岸现在江防严密。水师强大。况且峪志国那样的猛将。也算是闻所未闻。有此人为将。再有史可法为帅。恐怕我们想要找到漏子过江。实在是难啊。”

说到这儿。勒克德浑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头皮。果然是有点儿无所适从的模样。

老实说。清朝自开国以来。从奴尔哈赤开始就是纯粹以武力来征服敌人。对政治上的考量这一门课程几乎就是空白。如果不是皇太极把清国的一切政治上的东西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后金政权没有化部族为国家的话。就算是明末大乱。吴三桂开关迎降。建奴还是的不到天下的。

这一点洪承畴当然明白的很。眼前的勒克德浑已经算是八旗王公贝勒中难的的文武全才了。而面对江南现在的局势时。勒克德浑一样显的缩手缩脚。束手无策。这个也并不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以学生之见……”。洪承畴沉吟了一会儿。终于又很直白的说道:“现在想以大军南下。是有点困难的。”

“不错。先生说的叮”

“然则也不是没有一点施为的办法。于今之计。一是等英王那边动手。待那边势如破竹之际。对面必然阵脚大乱。那时在军事上就有可乘之机。第二。便是要在招抚上着手。这又要分几层。”

洪承畴长途赶路。有点疲惫。不过他已经投降新朝。所以还是愿意殚精竭虑竭诚效力。为新朝定鼎天下出一把力。不然的话。将来必定要留臭名于史册。而一旦新朝一统江山。则他就成为从龙定计之臣。这一条也是史有明鉴的。所以他对清军南下江南一统天下的事。格外的热

所以他满怀着信心。向着勒克德浑侃侃道:“招抚一事。却是刻不容缓。以学生看。江南士绅所顾虑者。不过剃发一事。既然摄政王允准暂不剃发。招抚之事便好着手进行了。前明实在是气数已尽。士大夫格物致知。岂能不知前明天命已尽?而流贼窃取神京后的所为。也非的天下的气象。现在放眼看去。唯有我大清奄有整个北方。精兵强将。政治清明。俨然已经有一统之象。所以只要不剃发。以学生看来。虽然现在大军没有过江。江南的绅暂时不会归顺。不过预先做好功夫。大军一过江。则江南州府望风而降。的方绅士悉为我大清臂助。此事绝无可疑。”

“哈哈。先生说的太对了。太好了!”[]

“再者。便是江南留都那边。向来党争内斗不止。这是前明旧弊。这么些年仍然如此。依学生看。现在马士英的势。然而东林党与复社也不善罢干休。其中必有可资利用之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