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南方 第十四章 时局如棋(5)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逆流天下!
“太冲先生的意思是。我大明数十万忠勇将士的决心与勇气。还有将士们的热血与命。都不如阮某人的一条命?”
曾志国终于爆发了。他指着黄宗羲怒道:“先生的话太过份了。如此一来。视我镇江镇为何物。视我大明军人为何物。难道我们是木人土偶。任人摆设吗?”
“曾帅误会了……在下并不是这种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曾志国咄咄逼人。并不给黄宗羲重新组织的机会:“太冲先生说的话我一个武夫不懂。本将只是相信自己手中的刀。除了这个。本将还相信身边的儿郎们。本将相信他们会一直奋战在本将的身边。抗击建奴。直到我大明中兴。让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让圣上能够垂拱而治。让天下重新平安兴旺……这才是我大明军人的职任。也是本将的责任!”
“曾将军说的好!”
不知道是谁先叫了一声。然后不少百姓都对着曾志国举起了大拇指。
明朝到了这个时候。几乎就没有一个象样的军人。不论是左营还是四镇都是害民为已任。到了保境安民的时候军人却逃的没影没踪。等建奴或是流贼走了。兵又回来重新害一次。有时候比清兵或是农民军还要更加的残酷恶毒。
很多的方兵过境后。百姓要么投向清朝。要么投向流贼。再也不愿做大明朝的顺民。
候方域已经赶到。在听到了曾志国的这一番话后。向着李君轻声道:“若是别的人说这一番话。我并不心服。曾将军如此说。当真是掷的有声!”
董小宛嫣然一笑。看着冒襄柔声道:“夫君又想投军效力了?”
“是的。我想。冒辟疆也在和小宛说此事吧。”
“夫君去哪。我便去哪
李君柔声做答。看着不远处的曾志国。突然微微一笑。自己在心里暗道:“希望夫君有一天能和曾将军一样。丈夫一语千金。不轻诺。也不会轻易的改变主意。”
她带着怜爱的眼神看一眼神情激动的候方域与冒襄两人。眼神却正好与董小宛相遇。两人会意。不觉都是一笑。
与曾志国相比。两个原本让人喜欢和敬佩的才子。让人只觉的是两个不成熟的大孩子一般。
曾志国看着黄宗羲的双眼。语气渐渐变的平复下来:“太冲先生听说是个正人君子。太冲先生的老师刘总宪大人也是位君子。本将只是一介武夫。不过本将也不是小人之辈。本将的职任是上战场杀敌。本将会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先生也请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就请不要来对本将指手划脚了。”
在曾志国的慷慨陈词面前。黄宗羲原本一肚皮的说词居然全部落了空……曾志国这样的辩论方法等于是把原本的论题给换了……黄宗羲眨巴了半天的眼皮。原本那种视死如归不答目的不罢休的气势已经渐渐低落下去。
“曾将军……”
“太冲先生还有什么话好说?”
“将军既然承认在下是个君子。那么将军信我不信?”
黄宗羲眼见说服不了曾志国。他却又是一个意志特别坚定的人物。若是不然。也做不成老大学问。
于是把心一横。攀住曾志国的马头。亢声道:“将军既然说报国守土羽。今国都内有奸贼。将军奈何不顾而去?请回身驻马。请圣上下旨以斩奸逆!”
黄宗羲已经等于是无理取闹。今日他一时负气。打算拦住曾志国激辩一番。让这个武夫知道什么是大义所在。他自诩辩才虽然不佳。还会偶尔口常不过与一个武将争论。应该还不至于太过费力。谁知道曾志国油盐不进。到了现在这种局面。黄宗羲也只能硬着头皮霸王硬上弓了。
于是局面反转了过来。一个武将辩赢了书生。而书生却是打算用强。把武将强行留住。
曾志国无奈一笑。看着黄宗羲道:“先生口口声声大义。岂不知唐末藩镇之?本将一个武夫。却去干涉国家大政。岂有此理?”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