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反派娶了男主后 > 第120章 第 120 章

第120章 第 120 章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反派娶了男主后!

“状元郎陆止,  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

这一刻的陆知杭,无疑是巍峨宫殿内唯一的主角。

十年寒窗苦读,如今大魁天下,  连中三元除了他自身刻苦读书外,还得益于原著中对考官喜好描写,  哪怕仅是一笔带过,处心积虑与人交好,这才换得这一刻的无上荣光。

他出身贫寒,  纵有远超晏国学子的眼界,  也抵不住人脉资源上的匮乏。

若没有闻筝的长淮县时的提拔,没有符元明日夜苦心栽培,  敦敦教诲,  与门阀权贵中流通的书册典籍,  与科举中的门道经验,  又哪里能走到这一步。

连中三元确实不易,就连陆知杭自己都未曾预想过,  在听清楚他就是庚辰科状元时,恍如梦中。

那些嫉恨得几欲将他洞穿的目光,  亦或者是羡煞佩服的注视,  都没能引起陆知杭心中半点波澜,  他神色凝重地叩拜谢恩后,  从容淡定。

云郸见他如今三元及第,十九岁的年纪就有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荣耀加身,  竟还能在武阳殿内,气定神闲、不骄不躁,  便更满意了。

除了他这位当朝皇帝外,  张景焕又何尝不是这等想法,  只等着状元游行过后,就即刻与陆家定亲,了却他那嫡女的心愿,省得成日在他耳边嘀咕。

再者,选了这夫婿,张景焕自己也是替张雨筠满意的,更没有阻拦的道理。

能立于朝堂上的皆是能察言观色之辈,左相一派见张景焕不着痕迹点过头后,面色若有所思,看着陆知杭的目光的都不同了起来。

“陆止,你年纪轻轻却连中三元,可莫要骄傲自满,脚踏实地才是。”云郸唱完这状元之位,却没有第一时间让他退下,反倒意味深长道。

能让皇帝亲自临轩唱榜,已是天大的殊荣,现在圣上还亲切叮嘱,更是羡煞一众新科进士,面上表情五味杂陈,恨不能替他回话。

不止是同榜进士,就连那些经验老道的官员都察觉出了几分不同寻常,转而审视起了这位相貌出众的新科状元来。

“臣定为晏国赴汤蹈火,鞠躬尽瘁。”陆知杭低头温声回道,也不管那些探究的视线。

唯一让他不明所以的,也就左丞相张景焕不时对他点头微笑了。

云郸注视着他如画的眉眼,只觉得端方君子,温良谦让这词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布满褶皱的脸笑呵呵道:“不知陆卿可有婚配?”

有无婚配,云郸还能不清楚,不过是为了接下来的话做铺垫罢了。

皇帝这再明显不过的暗示,逃不过朝中百官,他们纷纷打量起了这位俊逸的状元郎,心思百转。

闻筝嘴角不着痕迹地弯了弯,反倒是张景焕脸色阴沉了几分,只是这老谋深算之人的情绪,并不轻易让人察觉。

听皇帝问起这话,陆知杭心里咯噔一声,旁人能听出的弦外之音,他自己何尝不知,光洁的额间冒着细汗,不明白皇帝为何起了乱点鸳鸯谱的心思。

仔细想想也实属正常,陆知杭年岁不大,又是皇帝钦点的状元,生得出挑,就是皇帝不赐婚,都有不少官家、商贾家的小姐春心萌动。

可他早就心有所属,根本没准备与其他人成亲。

哪怕记不得、想不起来对方的音容是何模样,可陆知杭清楚,他爱他的盛姑娘,那份感情,不因记忆的遗忘而消失,只需稍稍回想,心尖滚烫之余又为此怅然。

“回禀陛下,臣还未有婚配,但臣已……”陆知杭长舒一口气,迎着四面八方的审视,沉声准备回绝,哪怕明知极有可能因此触怒龙颜,从此失了帝王心。

只是他这话还未说完,就骤然被云郸打断,那洪亮威严的声音带着几分不容置疑,铿锵有力。

“朕有一女,芳龄十九,

生得是仙姿玉色,贤良淑德,至今未曾婚配。”云郸头戴帝冕,十二根莹润的玉旒轻晃,一如他放缓的语速牵动人心。

阮阳平在皇帝话音落下时,猛地抬起头,又在意识到身处大殿,硬生生把这逾越的举动按捺下去,眉心皱起一个‘川’字,颇为担忧地看向了自家师弟。

“朕今日一见陆卿,顿感惊为天人,不正是这乘龙快婿?此乃天赐的良缘,这金榜题名,当不能少了洞房花烛夜。”云郸好似察觉不到旁人的喜怒哀乐般,犹自朗声夸赞了起来。

“朕就做主,命人拟旨,赐婚新科状元陆止与三公主云祈,择一良辰吉日成婚。”

云郸说得那叫一个舒畅,钟鸣般的声音犹如雨夜惊雷,砸落在辉煌的武阳殿内,惊起一地惊涛骇浪,更是让陆知杭心头一沉。

陆知杭脸上温润如玉的笑意,刹那间荡然无存,耳边云郸的话与嗡鸣无异。

云祈?

他被指婚给了云祈。

这话倘若前几日与他说起,陆知杭只会以为此人在痴人说梦,荒谬至极!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以陆止这个身份与男主牵扯上什么关系,没想到皇帝一来就放了个大招,直接替他赐婚了。

两个男子成亲,还是皇帝亲赐,说出去都好笑。

“陆卿莫不是不满意朕为你指的婚?”云郸见他迟迟没有开口,不虞道。

陆知杭来不及震惊,当下就叩拜,正色道:“公主乃千金之躯,能得陛下赐婚,实是天大的荣幸,又岂敢心生不满,臣只是过于……欣喜,一时忘了谢恩。”

说到后面,陆知杭心里都在滴血。

可众目睽睽之下,云郸既然不给他任何机会,直接下旨,就明摆着告诉陆知杭,他没有拒绝的余地!

以他的身份,注定不能抗旨,除非他能承受住皇家盛怒的后果。

俗话说得好,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不论是为了自己的小命,还是为了陆昭和张氏,他都不可能在此时执意与云郸作对。

赐婚风波过去,之后的临轩唱榜显得无趣了许多,陆知杭退回队伍中,心里一团乱麻。

除了照旧由礼部官员唱榜的第二甲进士出身,以及第三甲同进士外,陆知杭也知晓了庚辰科探花郎竟是他师兄,阮阳平。

当然,除了一甲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外,其余二甲和三甲出身的人不用单独出班叩谢,只需三百余人齐齐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以示黄恩浩荡。

其中榜眼和探花皆授官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其余进士就得根据朝廷缺官与否,候选实习了。

传胪完成后的诸多繁琐流程自不必多提,“诸进士出左右掖门,置榜龙亭,复行三叩礼。”,晏都张贴金榜等,随后还会有报录人敲锣打鼓到他家中报喜,只是他这喜要报也得报到江南去了。

除此之外,朝廷为了每届进士的名讳都能让天下人皆知,照例会在登科录上写好名讳籍贯与名次,前三甲还会将其策论一同附上,再刻在圣人庙中的石碑上,谓之进士题名碑。

人生三大喜事给自己碰着了两,皇帝甚至赐本次一甲游街,头戴金花乌纱帽,一身朱红色官袍,眉舒目朗的状元郎骑着红鬃马,在一干人等的前呼后拥中,上街游行。

本届的榜眼是位年岁三十许的青年,相貌平平,在他们二人的衬托下愈发显得不起眼了,他骑着马跟在陆知杭身后,身侧是同样穿着长袍的阮阳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