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谁在传谣言 (第2/2页)
郭曼首先排除了太后,因为如果郭曼的作风有问题、私德有亏,那么受此影响最大的人是皇上,太后虽不喜甚至憎恶郭曼,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对欧阳冥还是很好的,在他国来访这么重要的时刻,无论是为了天裕的对外影响与声誉,还是为了欧阳冥的个人尊严,她都不会这样做。
至于剩下了贤、淑、德三妃,最恨郭曼的无疑是贤妃周琴,因为如果没有郭曼的存在,她是当之无愧的当朝原后,儿子即是地位最为尊崇的嫡长子,对他以后的发展有巨大帮助,可现在,后位没了,只落下一个可笑的、隐喻警告的“贤妃”,而娘家也因自己的缘故而被降低了爵位,她怎能不恨?郭曼站在她的立场认真的想了想,如果换成自己,自己也一定会伺机报复杀人解恨的。
在这三妃里头,最让郭曼感到费解的是淑妃,此人给郭曼的第一感觉是少言寡语、温柔和善而又带着点清冷孤傲的意味,她不争不抢,友善众人,即使在郭曼享有专房之宠、最为风光的时候也没有对郭曼露出过一丝的不满,甚至连酸溜溜的调侃两句也没有。可就是她,在奉旨管理后宫期间,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一片和谐,郭曼回来后,欧阳冥将后宫管理权手从她手里收了回来交给了郭曼,她也没有一丝的不高兴,反而像是松了一口气般,立马将令牌和钥匙取来亲自送到了郭曼的手中,并对郭曼接过她的负担而心生谢意,一副急于把后宫这个重担扔掉的模样。这样的人要么心思深沉所图甚大而又懂的趋利避害明哲保身,要么她根本不在意欧阳冥,不在意自己在宫中的地位,进宫只不过是为了维护家族利益。她会推波助澜吗?郭曼在她的名字后面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至于最后的德妃,她跟淑妃完全相反,是一个将心思全都表现在脸上、表现在言语上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当着宫人的面骂郭曼了。但这真的是真实的她吗?在三妃里面她进宫时间最短,家庭背景最差,但有女傍身,一直降郭曼视为魅惑君王的老女人来着。如果郭曼倒了,她会很高兴吧?
哦,对了,还有柳氏,郭曼与她之间也算有爱恨情仇的人,并且在这近一年来两人几乎天天见面且互相较劲,谁都不肯退一步,在她好不容易得到皇上的宠幸后却被冷漠对待,甚至还被逼喝下了避子汤,断了她成为母亲的一丝可能,她不能对皇上如何,就把所有的怨与恨加在了郭曼的身上,人人都知她出身医药世家,医术高明,而向来医毒不分家,如果自己中毒或身体出现其他异样,无疑的她有重大嫌疑,且这种有形的伤害易追查,一个不慎就会给自己的家族带来灾难,这种无影的谣言是她最适合她的武器。这样想来,她的嫌疑最大。可她是怎么知道自己与楚皇之间的那些过往的?自己第一次见她是在太子府,而那个时候,楚皇正在南楚坐他的太子,两人应该没有交集才是。
郭曼揉揉发涨的太阳穴,将写有她们的名字以及与自己有何恩怨的纸折叠好收进了抽屉里,然后离开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