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第2/2页)
所以谈完了工业委,李秀成又到研究所跟董清树谈判。
最后双方达成的条件是,李秀成每年支附五百万的设备租用费便可以使用研究所现有的研究设备,而所需要的新设备和材料以及人员工资则是月结。
谈妥后,光刻机和传寻机项目一起签约,两个研究项目算是正式落地,接下来就是数票子的事。
1030万李秀成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就划到了新公司的账户里,然后由公司账户划出530万给研究所,剩下的会由专门的账务替周宏管理,用于恢复光刻机的研究。
而周宏可谓是积极无比,在之前李秀成还在同工业委谈判时就已经开始联系以前的同事了。
虽然两年了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人员变动,但经过努力,他很快就招齐了70%的原班人马,当合同签定完成,他们立刻展开了新的研究。
因为有两年的断层,恢复前的统筹工作相当重要,而无疑借鉴外国最新的产品是最方便快捷的。
当周宏提出想要买一台日本尼康最新款的光刻机来拆着研究时,李秀成想起了一件事。
前世日本在光刻技术上一直领先到了2003年。
但光刻机的光源波长一直被卡死在193nm左右,成为了摆在全产业面前的一道难关。
而光刻机技术精度其实是在2000年左右才开始突飞猛进的,而这一切只因为一个人和一种技术。
后世的光刻机霸主A**L在2000年时和台积电关键人物林本坚达成了“浸入式光刻”合作研发协定,最终在04年靠着浸润式微影机优秀的性能和稳定的技术成功逆袭。
虽然李秀成弄不太明白太过专业的技术知识,但浸入式光重生之无悔1987李秀成苏晓萌(李秀成苏晓萌)快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