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清穿+红楼]那股泥石流 > 第242章 第 242 章

第242章 第 242 章 (第2/2页)

“他们都说我阿玛是,”弘辉顿了下,“弘辉害怕最后会…”

怕最后不是,再被清算吗

这种可能也未必没有。

"我觉得吧,你想的这个问题你阿玛一定早就想过了。你要是真害怕,那就问问你阿玛,他有没有什么万无一失的好办法。”夹了三四块年糕放在架子上,湘云又给弘辉夹了一块烤好的,“高风险伴随高回报,做生意也是这样的。"

并不太想谈论这个话题,湘云直接转移话题问弘辉皇室对胤德入赘这事都怎么看。

弘辉闻言欲言又止的看了湘云一眼。

皇子抽疯,被他养大的也不见多正常。反正是没啥好话就是了。

"行了,不用说了。"这个问题知道太多那都是自找没趣,"我早起让人炖了鱼头锅,干炖豆腐,万炖鱼,等胤德回来咱们就开饭。"

“好。”

弘辉不光留在私宅用了晚饭,当天晚上还在这边留宿了。仍旧是他以前住的屋子,里面也都是他小时候摆弄过的东西。

那里有个沙盘,  弘辉看着那沙盘,  眼底都是对皇位的势在必得。

大清的江山,必须是他的。

……

八爷自那年万寿节后便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也退出了众人的视线。能再一次出现在众人视野里,多亏了当今的赐婚。

薛氏既然是老八惦记过的,那就赐给老八吧。念她侍候太后有功,当今还特意赐了一个侧福晋位份。

赐婚圣旨下来的时候,宝钗站在太后身边,准备奉承来给太后请安的德妃。

太意外了

真的太意外了

太后听懂了用汉语念出来的圣旨,确仍是一脸茫然的等着人给她翻译。

宝钗都  高兴""""  傻了,跪在那里直愣愣的抬头看着李德全手里的圣旨,半天没有反应。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就冷了下来,所有人都在看着宝钗,然后还是太后出声用蒙语问了一回圣旨上说什么。

一侍候太后多年的老嬷嬷连忙上前翻译,太后一边听一边点头,最后笑着用蒙语夸了宝钗几句。

那语气,那神态,仿佛真觉得宝钗很优秀,当今这道赐婚圣旨赐得有多好一般。

这两年宝钗飘得不行,这道圣旨彻底将她扇醒了。

咬破舌尖,努力镇静的宝钗压下委屈和不甘的领了旨。随即又转头给太后磕头,说了一回感激的话。

太后十来岁嫁给先皇,先皇活着的时候守活寡,死了当寡妇都不用花时间适应。

当初呀,先皇废了元后,又想废了她。无缘无故挨顿骂的时候跟家常便饭似的。

她为什么不懂汉语

她为什么一直学不会汉语

还不是先皇指着她的鼻子骂时,可以用最无辜的态度装做听不懂,挨了骂还要让人翻译吗

气得先皇跳脚,装一辈子都值。

日子都是过出来的,宝钗是个聪明的,境遇再差也不会比她当初难。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也应该长个记性了。

宝钗拿着圣旨回到自己的屋子,看着这间不大却只住了自己的屋子,宝钗先是一把将房门从里面锁上,然后才跑到床上咬着帕子哭了出来。

她折腾了几年,难道就只是从八福晋的陪嫁丫头折腾成了侧福晋

大哭了一回,宝钗才冷静下来,之后走到脸盘处一边重新净面,一边冷着一张脸想这道赐旨是怎么回事。

宫里是不允许这么哭的,宝钗仔细用水粉遮了一回。打了不少暗散遮住了红肿的眼皮后,宝钗便拿着银子让人打听消息去了。

赐婚的圣旨下了,她等太后赏赐到了就得出宫备嫁了。不过在那之前她必须知道是谁害她。

惠妃这次做得并不隐蔽,  或者说她不怕任何人知道是她做的。所以没费多少功夫宝钗便知道了惠妃这个没了亲儿子的老女人又对养子上心了。

只是她向来与惠妃远日无仇,近日无冤的,惠妃又为什么推她入火坑呢

为什么

自然是为了还翊坤宫的人情,以及希望借着此事让翊坤宫的人多照顾一下她的孙子孙女呗。

翊坤宫那边,郭贵人还派贴身宫女代表翊坤宫送了一回赏赐,顺便又一副不解的问了一回宝钗是怎么得罪惠妃了,才叫惠妃下这样的狠手。

宝钗…她也正迷糊着呢,好伐。

想了两天也没想明白,宝钗不禁猜测∶难道真的只是拿她做了慈母面子

八喜小

腊月初二,宝钗跪拜太后,又去翊坤宫和惠妃宫中磕了一回头,再去了凤藻宫拜别元春,然后便带着她在宫里攒下的家底出宫了。

薛家那边已经得了消息,此时正派了马车来宫门口接未来的八侧福晋回府。

宝钗登上马车时又回望了一回身后的紫禁城,眼底深沉晦涩。

她不甘心!

“噗~”

湘云一口茶喷了出来,然后一脸震惊的看向胤德,“当初宝钗进宫还有太子出的一份力呢,当今怎么会同意”

太子是当今的白月光,便是为了太子也不可能同意呀。

“许是终于想起老八的好了”胤德摇头,“也可能是薛氏哪里碍了惠妃的眼。惠妃开口了,皇阿玛哪里会为了一个包衣宫女驳了她面子"

“到底是太后的人呀。”

胤德摇头,说了句太后最是随和。

哪怕宜妃姐妹没有明说,但胤德也猜测到了宝钗那份赐婚是怎么来的了。但他知道湘云对这些事情很是反感,所以直接推了个一问三不知。

湘云抿唇,一时间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只耸了耸肩对胤德说道∶“世事真无常呀。”

谁说不是呢。

都以为宝钗这一回怎么都能有个好前程,却不想以这样的方式离开皇宫。薛姨妈不解,王夫人不明所以,  所有知道宝钗,  与宝钗有些牵扯的人家都在想着这道赐婚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宝钗一回到薛家,人就病了。

病得很重,  昏昏沉沉了两个多月,  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  都已经是康熙四十七年的二月了。

此时暂不提宝钗如何,只说湘云回了京城后,先去了大观园随后没几天又去了林家。到了林家,湘云就发现贾敏身上多了几分真。

贾敏以前挺虚的。

后来说话时提起成亲嫁娶后,湘云才知道怎么回事。

贾敏以前之所以愿意装,那是为了黛玉要出嫁,为了黛玉好,让自己多个贤惠温和,知书达理的好名声。现在不装了,也是因为黛玉不用嫁到外面去了。

想明白怎么回事后,湘云别提多羡慕黛玉了。

她也想做林家的皇太女!

林家的皇太女则是满心满眼的羡慕湘云。

说走就走,还将大清万里江山走了大半。不光自己过得快活,连亲事都…云丫头怕是泰半女孩羡慕的对象了吧。

"……便是没有当今这道赐圣旨,  薛姑娘也不好嫁人的。"  去黛玉的院子里与黛玉围炉说话,  二人不由说起了宝钗。

一般的人家未必不介意她当初与八爷那段过往。

再一个哪怕时过境迁,其他的皇子若爱惜名声,便也不会夺八爷所好。

宝钗的这段过往就是她翅膀上的旧伤,看着好了,其实永远都留了疤。便是她将来真的如愿以偿的入了新帝的后宫,这件往事也足够旁人抨击她,拉她下马了。

“挺替她惋惜的。”湘云抿唇,也认同黛玉的分析,“那么一个人,可惜了。”

宝钗心机手段都不缺,却不是削尖了脑袋给人做妾,就是拿自己的婚事做筹码。若用在旁处,未必不能将自己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所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宁为凤尾,不为鸡头吧。

“人各有志罢了。”黛玉用她新得一套茶具给湘云演示茶道,泡的是凤凰单纵,配着新茶具到也清雅。“我和她没什么接触,只家常总听姐妹们说她聪慧过人,端庄大方。在宫里那些年,也瞧得出来她聪慧不让旁人。既是聪慧之人,你又何必替她惋惜。"  人家知道自己要什么,你以为的好,人家却未必看得上。

至于这份赐婚,未尝不是她求仁得仁。

湘云想了想笑道∶“你说的对,是我着相了,她本就是奔着前程富贵去的。”都是爱新觉罗家的爷们,嫁谁不是他家的媳妇呢。

黛玉闻言便也没再多说。其实因为她的亲事,让父母生了嫌隙隔阂这事,黛玉心里一直不好受。若早知道会这样,她一定不会说什么招赘的话。她原无意婚嫁,也不想离开父母家人这才想要招赘。她何曾惦记过林家家业

以前总觉得爹爹是疼她的,现在却不敢那么想了。

好在她还有母亲。

只是心里委屈,又不好表现出来,一怕母亲心疼,二怕母亲再做出什么事来。

将茶杯推到湘云面前,黛玉轻声问道∶“婚期已经定下来了,可有什么事要咱们做的”

刚刚在正房与贾敏说话时,贾敏也跟旁人一般问起了湘云和胤德的亲事。

前日胤德和湘云就亲事一事进行了一回非常正经严肃的沟通。

湘云可以慢慢安排她那套求婚操作,但旁的事却也可以一同操办起来。

比如说吉服要开始制做,一应成亲物件要置办,还有婚期也可以提前定下来,毕竟喜帖什么的要提前几个月发出去,还要给远道的客人一个赶路时间。旁的不提,光是打造上好家俱,就得小一年。

湘云想想也是这么回事。

原本湘云准备在夏天的夜里,在一大片盛开的玫瑰花田中,放着烟花求婚。等求婚完再操办婚事,婚期就要定在四十八年了。但胤德又说四十八年没有成亲的吉日,如果不在四十七年里成亲,就得等到四十九年的秋天。

其实四十七年和四十九年于湘云来说没区别,不过自打回京后见天的被人催问婚事,湘云便想着早点成亲,早点消停,便决定在四十七年里完成人生大事。

胤德早就拿了两人的八字去请成亲吉日了,四十七年下半年,只有两个好日子。

一个是八月初五,一个是腊月二十。

因迎春定的就是八月初五,所以湘云挑了腊月二十这日。

新房就是湘云现在的院子,等过了年湘云就要从现在的院子里搬出去,等成亲的时候再搬回来。里面的家俱摆设全都不用,待房屋粉刷一新后,削德会带着他的嫁妆来铺房。

不过新房的家俱式样则还是由湘云和胤德一块设计,然后再打出来。

胤德早好几年前就准备好了打家俱的木料,只等湘云定了设计稿就可以打出来了。而湘云会怎么设计他们的新婚家俱,胤德还蛮期待的。

俩人一晚上就将一些成亲的大方向商量完了,转天湘云出门有人问起亲事时,湘云都笑眯眯的告诉人家∶

定了,明年腊月二十。’

日子定下来后,婚礼的喜帖也要开始弄起来了。

请谁不请谁,总要出个名单。像是崔家和那拉家,他们都阖家不在京城,送喜帖要数日,若是来参加婚礼也要数日的功夫才能进京,这些都要提前算计好时间才行。

湘云觉得这些事情过了年再商量都来得及,所以仍旧在年前过着走亲访友的欢快日子。

离开京城好几年,有太多话要说了。

湘云“现在还不知道呢,若有用得上你们的地方,我肯定不跟你们客气。看嘛,二姐姐成亲的时候就知道了。”

说起迎春,又说了一回给迎春的贺礼,黛玉与湘云商量了一回贺礼的事话题又转到了明年春闱上。

之前有一场舞弊案,有个叫人哭笑不得成因是监考官年纪太大了。后来针对这个事,朝廷虽没下明文,却也对各地官员进行了一回年纪统计。

当今上了年纪,他自己都时常感到精力不济。那些地方官员岂不与他的情况差不多虽然不想承认自己老了,也不想动这些上了年纪的老臣,却也不得不做点什么。

当今其实是不想做什么的,但胤德却在一旁说风凉话。反正你不做,后来的皇帝也会做。到时候未必会说你优容老臣,只会说你老了,没迫力了,昏庸了。与其让人踩着你立好皇帝人设,你就应该自己支楞起来。

话超难听,却也将了当今一军。然后这个时候,朝廷就有了一线和二线的区分。

上了年纪的官员退二线,  俸禄照例发,  直至官员自己提出退仕。而新调过去的官员任一线,  以助手的身份开始协助和接替二线官员工作。

这是个折中的办法,不过户部却因此多出了不少官员俸禄。于是胤德又贱兮兮的说当今忒会败家了。

不过这种事情也只是个过渡阶段,等将来四爷上位,朝廷肯定会出台相关政策。

至少五六十岁的人是别想再参加科举了,便是参加了也不会录取。

因着一线二线这样的安排,  胤德之前便跟湘云猜测明年春闱时会不会扩招一下。

若当真如此,那宝玉撞大运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撞大运不撞大运的,黛玉倒不是太关心。主要是她这人心气高,才学也是杠杠的,宝玉那点水平,在黛玉看来多少有些浅。

这是学霸对普通学生的秒杀。

哦,宝玉这个普通学生是跟湘云那个学渣对比出来哒。

其实集玉也盼着宝玉能考出名堂来,哪怕看不得王夫人得意的贾敏也真心希望亲侄子有个好前程。不过就这次秋闹的排名,宝玉得将脑袋撞破了才有可能撞出个同进士来。

不抱啥希望啦

“我听说二舅母相中了直郡王府的嫡出三格格。”黛玉轻声将从贾敏那里得来的消息说与湘云知道,“还听说甄家那边也有意与外祖家联姻。”

“江南甄家”

湘云闻言,眉头就跳了一下,她记得原著里,江南甄家最后是抄家了的。贾家好像还帮忙窝藏了家财。

黛玉点头“嗯。听说他们家也有个哥儿叫宝玉呢。外祖母好像更觉得甄家好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