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嫁鹤 > 第103章 神宫

第103章 神宫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嫁鹤!

徐漱玉记得自己刚进翰林院修史书时,神皇圣人,也就是郑令月问她,“徐卿为谁执笔?”

徐漱玉答:“为天下受世俗压迫的女子执笔。”

郑令月盈盈一笑,继续问道:“史笔千钧重,更何况文墨之上,还有皇权倾轧。史书瀚如烟海,女子在其中,多是无名无姓之辈。某氏,已是史官对她们施舍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了。吾问徐卿,皇权之下,徐卿的笔是直还是曲?”

徐漱玉不假思索,对上位的郑令月伏地叩首,坚定地答道:“天生阴阳,八卦之中,阴阳平分秋色。历史,不光是男人的历史,女人也要占一半。臣既有幸拿起那支千钧重的笔,便要以史言春秋。臣不学那些曲笔之徒,臣要秉笔直书,臣要自己手下的笔墨最是无情。”

陆酥今日恳求徐漱玉他朝在笔墨之上,饶过元闲,她想起自己做史官的本心,眸色一暗,回道:“酥酥,后人以史为镜,若我为一人曲笔,对其他人不公,对后世千千万万人不公。”

陆酥一怔,对她作了一揖,“是酥欠思量了。”

“好了,我也不在你这里多叨扰,圣人自登基时,便想在汴京万象海上,修建一座蓬莱神宫,我最近在看建筑方面的书籍,你若有空,回家到书楼帮我绘图。”

陆酥扼住自己颤抖的右手腕,心中咯噔了一下。

过去几年,郑令月大兴佛教。

两京十五州,每一座郡城,都有一间气势恢宏的寺庙,在短短数月之间,拔地而起。

就连一个十几户的小村庄,也要修个小佛祠,劳民伤财,百姓的温饱都还成问题,佛祖面前的香火绵绵不断。

寺庙的朱门,鲜亮的颜色,竟是吸百姓的血染红的。

青灯古刹一支香,槛外众生用命来做这香引。

佛祖金身塑,百姓苦中熬。

陆酥问道:“七七,你不觉得圣人是假慈悲吗?”

徐漱玉捂住了陆酥的嘴,压低声音道:“圣人是你能毁谤的吗?你忘了如今朝堂上人人自危,朱颐在圣人登基三日后,便称病不再临朝。”

她贴着陆酥的耳朵,声音细小。

“如今内阁不是朱家的内阁,是郑家的内阁。六部九卿,也都是郑家的六部九卿。你们六扇门不是刚来了个叫来索礼的监察卿吗?比你们总神捕展小花还要高半级。来索礼的那本《罗织经》,就连圣人这种杀伐果断之人,看完都心生恶寒。”

陆酥看过那本《罗织经》,主要是讲逼供法和互控法。

她曾在刑罚门子里,看到来索礼命人将一个囚犯鼻子中灌满浓醋,推到粪坑之中,不给任何食物,也不许他睡觉,连续几日的疲劳饥饿,在囚犯精神快要崩溃之际,来索礼想要问到什么口供,就有什么口供。

如此酷刑之下,无罪的变成有罪的,轻罪的变成重罪的,单罪的变成多罪的,神熙律法已成摆设,还不如当权者一句谬言。

陆酥本想出头,却被枭玄、菩提、绯鱼劝住,来索礼乃圣人心腹,陆酥不能撼动半分,不过是无谓牺牲。

陆酥送徐漱玉到六扇门正门口,看到正门口那一对匾额,‘三司衙门六扇开,有钱无理莫进来’,字字极尽讽刺,诛得是六扇门这些提灯人的心。

朱门大开,神捕枭玄带着一队捕快出来。

个个戴着斗笠,身披蓑衣,手上握着翎刀。

陆酥上前问道:“又出大案子了吗?”

枭玄面露难色,想了想,还是和她讲吧。

“圣人命北瑶镜司的素影卫,去慈幼堂抓三百对童男童女,慈幼堂的孩子不够,就让我们六扇门去汴京小门小户抓人。”

“童男童女?圣人这是?”

枭玄把陆酥拉到一边,对她耳语道:“还不是为了万象海上那座神宫的事,为了蓬莱神宫能够顺利建成,打地基时要用这些接引神明的金童玉女开路。”

枭玄抿唇,面色惨白,“活埋!这些孩子都要埋在神宫地下。”

陆酥紧攥着拳头,她的脸是灰扑扑的白,半分血色都没有。

“那你还去抓人?慈幼堂的孩子,还有平民百姓家的孩子,都不能抓。”

“总神捕也是这个意思,叫我带兄弟们假模假样地去抓人,能拖尽量拖吧。”他抬头看了眼天上的乌云,“汴京的雨一日不停,修建神宫之事就得搁置一日,但愿老天可怜这些孩子,让这场春雨下久一点。”

陆酥:“枭爷,你先敷衍着,我去三司衙门串个门子。”

看着枭玄带着那群捕快匆匆离开的身影,一种无力感袭卷她全身,她和元闲、徐漱石、枭玄……她和神熙的几千万百姓,一直被这个无情的时代裹挟着前进,他们终将成为史书上某一页的几个墨字,被隐于那串数字之中,无名无姓。

迎仙殿,这处大殿是郑令月登基后新修的,她喜欢白色,所以白玉做砖,雪瓦做顶,就连大殿的顶梁柱,都是象牙贴片。

鲛珠帘幔后,郑令月一身燕居雪袍,嗅着白玉炉中的长生福寿香,她看向那件白鹤道袍,肃声道:“元尚书,吾下旨让你入阁,赐你铁券丹书,为何不领受谢恩?”

就在刚刚,郑令月下旨,让元闲兼任户部尚书,加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元闲不想接户部这个烫手山芋,神熙国库亏空,一年收上的税赋还不能补当年的亏空,补得都是前几年的烂账。

郑令月在全国修佛寺时,已经让元闲出了一次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