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一群女人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望春风!
郁老太太在听说早餐的汤饺是华敏之昨晚亲手包的,忍不住又多吃了两个。
她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做家务的好手。只是自从郁勇的生意越做越大后,各种杂七杂八头面上的应酬越来越多,她也在享受了三四年阔太太的日子后,越来越不愿做这些耗时费力气的事了。
但她还是格外喜欢这样贤惠的孙媳妇。看华敏之一脸矜贵,不食烟火,但毫不骄纵做作姿态,她相信这样的人是能给家里带来福气的。
郁城一觉竟然睡到十点钟。大家都知道他平时忙,这两年来极少能这样安心地一觉睡足直到自然醒。这次真是完全放松了,任他睡吧。这样的日子人生能再有几何?但若是在平时,他再累也会撑着。大观里的几个长辈,因为这件事,对华敏之的好感又上升一倍。看来郁城真的找到了能照顾好自己的贤内助。这才结婚多久,和和美美,这个家不仅是多了一个人,而且又有了一个家的温馨感。
下楼的时候,华敏之和郁老太太正亲密地坐在客厅里,一个带着眼镜的老师傅正在聚精会神地缝着什么东西。上次她从意大利带回来几件定制的常服,郁老太太很是喜欢。前几天送到干洗店去洗,老板娘没留神,让员工不小心洗坏了,领口处留下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漂白点,还挺明显的。
这是孙媳妇送的见面礼,她舍不得扔,就一直放在洗衣房里。好巧不巧,刚才清清过来问张嫂这件衣服要怎么处理,被华敏之看见了。郁老太太当下脸上有些挂不住,怕孙媳妇心里多想。没想到她丝毫不在意,把衣服接过来,叹了一口气,“这衣服啊就是这一点不好,不耐用。扔了可惜,不扔又穿不出去了。”
张嫂在厨房里择菜,听两人在餐厅说话,暗自吐吐舌头。想起上个月听郁雯说,华小姐送来的几件衣服少说也要好十多万,这说不穿就不要了?真是阿弥陀佛!挣钱如捉鬼,花钱如流水,再有钱也禁不起这么花的呀!
“张嫂,衣服的盒子你收在哪里了?”
这是私人定制的服饰,有一系列售后很服务。华敏之当初提醒了张嫂要留着包装盒。
“在楼上,我去拿。”
她打开盒子,变戏法似的从里面找出一个精致的小信封,从里面倒出一块巴掌大的布料和一副珍珠边盘扣。她拿起盘扣在衣服上比划,刚刚好遮掩住领口的痕迹。郁老太太高兴极了,立马打电话叫来了幽州一个有名的老裁缝。
此时,这位老师傅正剪短最后一根丝线,慢条斯理把针线剪刀一件件收进工具箱。站起来使巧劲儿把衣服一抖,满面春风,成了!郁老太太接过来看了又看,又摸了摸,天衣无缝。虽说比不上原来的简约,但多了两分优雅,她很满意。华敏之接过来看看,也觉得挺好。老师傅是行内人,顺势说起了盘扣的起源,恰好她也懂一些,跟着问了些问题。张师傅看她年纪虽轻,但气质脱俗,谈吐颇专业,也愿意和她多讲。
“小成和我说了,你们在意大利办西式婚礼,自己图个清净。我不反对。等下半年大家都能闲下来了,再在国内好好办中式婚礼,到时候少不得要做几身衣服。今天张师傅既然来了,就试做两件旗袍,看合不合你心意!张师傅的鸿瑞生当年委员夫人做过礼服,可不是吹的。”
“不敢不敢。”裁缝眯着眼,露出了谦逊的微笑。
华敏之倒想拒绝,那边张师傅已经拿出条尺和铅笔。她只好顺着老人的意思,开心不开心,真心不真心,哪有她看不出来的。成人之美,自无隔障,不宜在别人兴头上泼去一盆凉水,那样太不礼貌。
张师傅和郁老太太是旧相识,他介绍着布料、花样,又说起这几年潮流的更替,自己年龄到了,两鬓斑白的年纪,别说找几个有天赋的传承人,就是招些踏实肯学的徒弟,也是不好找。那双布满老茧却依旧柔软的手拍了拍那件意大利私定成衣,感叹道:“多谢您啊,老太太。托您的福,我有一年多没接过旗袍的活儿了,蒙您信任,我啊,非得拿出全身的解数来不可!”
这年头,老手艺人的日子越来越难了。想把让铺子活下去,就得“变”,可这些个行业,一旦“变”了,就不纯正了,而很多手艺的标杆与精神内涵恰恰就是这份“正”。但凡偏了一丝一毫,就歪了,就少了那份意思。
郁城驻足看了一会儿,想起小时候家里也曾这样热闹欢乐过。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会更好吗?
“你醒了?”是华敏之先看到了他。
郁城朝张师傅打个招呼,下楼下靠近她坐下。本来大家挺有话题,可一来郁城,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寒暄几句,张师傅起身告辞。郁老太太把他送到门口,又站着说了一会儿话。
“没有露馅吧?”
“你表现得很好。”
“你也是。”对于讨老人欢心这一点,华敏之是很有信心的。可话一出口,她就意识到有点不对。这个“表现”好像说得有点儿——呃——那个……
“是吗?”郁城骄傲地一笑,观察着华敏之的反应。显然,他想到了同一处,并且毫不掩饰。
她偏头瞪了他一眼,他们此时坐的是那么近,郁城不禁被她这一瞬的娇嗔迷住了。他不是个轻浮的人,但自从认识她之后,却总情不自禁做出招惹她的言语和举动。但这不能完全怪他,实在这个女人太有趣了,乍一看是个乖乖女,清纯无害,其实和她稍微熟了,就会发现——她更像一只猫,又怪又招人爱。爱?什么是爱?他的神情变严肃了。
他们的关系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郁城收心,从茶几下抽出一张地方报纸递给华敏之。报纸上有一处用铅笔圈了出来,原来是一则祭奠讣告,讣告的最后一行落款——“夫:华逢霖悲告”。
这件事她知道。大奶奶去年病逝,娘家和华家因为一些积年误解发生了剧烈争执,导致骨灰一直被停放在报恩寺。上次回大观爷爷有和她说过,大奶奶娘家舅公会在这个月十九把骨灰接回去。
看看报纸上的时间,是一样的。这讣告小小一则,藏在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报里,不知道郁城是怎么找到的。
“你早就知道了。”郁城问。
“嗯。”
“为什么不告诉我?”
华敏之本想说此时是华家家务事,与他无关。但转念一想不对,她记得,大爷爷和爷爷都在争夺郁城的支持,郁城已经去过大观华家,大爷爷这边却没有任何举动。现今他们都在京都,这次祭奠已经是一种明示,不可能和郁城没有关联。只是以逝去先人之便谈论公事,不免令人悲怆。
“对不起。并不是有意把你当作外人来对待。只是我们和大爷爷那边往来并不非常亲密。是我没有想到这一层。”
“我知道,没有怪你的意思。”
“那——”
“这则奠文有一大半是写给我看的。我会陪你去。”
华敏之听着他平静的语气,心里五味杂陈。她想了想,还是说道:“如果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让你有些为难或者不舒服,我很抱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