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故人 (第2/2页)
所谓烧刀子,就是经过蒸馏过后的白酒,类似于现代的白酒,度数较高。
而类似武松在景阳冈喝的那「三碗不过岗」则是未经蒸馏的低度酒,类似于现代的米酒、黄酒。
蒸馏法制作高度数的白酒出现在元代。
而这一世的大周朝,是元朝末年著名盐贩子张士诚建立的。
就是那位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时选择坐山观虎斗,后来被得胜的朱元璋转头给灭了的那位。
不过在现在这个时间线,张士诚选择了在关键时刻背刺朱元璋,击败了朱元璋。
接着张士诚又战胜了元朝统治者,最终一统中国。
而现在离张士诚一统天下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了,所以这种类似现代白酒的高度酒已经出现至少两三百年了。
每每想到这里,李攸之不禁都觉得惋惜。要不然,他只学那司马相如当垆卖酒,那也是有大把银钱可赚。
酒过三巡,李攸之也有些醉意了,那陆文固更是早已经喝的酒酣耳热了。
人一喝醉,那些平日里不常说的真心话便也多了起来。
“攸之啊,我最近谋了一份差事,不准备再考秀才了。”
李攸之略略有些吃惊。不同于自己,陆文固家境殷实,是县里出了名的狗大户,完全不存在经济上的顾虑。
而且他年纪也尚且不大,很难想象在这个时代,这样一个年轻的士子竟然就这样放弃了科考。
“文固兄何出此言?”
陆文固自嘲的笑了笑:“少时最爱这句诗「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可到现在才觉得可笑,这满朝朱紫,与我这等秀才都考不上的庸才又有何干系?”
“金鳞岂是池中物?文固兄又何必妄自菲薄。”李攸之安慰道。
“少跟你我扯,我有几斤几两我自己还不清楚?”陆文固笑骂道。
“倒是你,攸之。以你的才学,不考学真是可惜了。”
“你又不是没长眼睛,我家这情况能供我继续科考吗?”李攸之笑道。
“钱的问题,我可以劝家父......”
“来,喝酒,别讲那些有的没的。”李攸之笑吟吟得举起酒杯。
陆文固暗暗地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李攸之不打算平白受自家施舍,于是也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我现在在新赴任的县尹帐下做事,攸之可有在县里谋个差事的打算?我可以向县尹大人举荐一番。”
“哦,是这样吗?”
李攸之来了兴致,县令基本就是他现在这个阶层能接触到的最有权势的人了,他自然很感兴趣。
倒不是他想趋炎附势的去巴结县太爷,主要是他现在手里不是有一批水泥没有脱手嘛。
嗯,做生意嘛,不寒碜。
李攸之判断,如果这位县太爷还想在政治上更进一步的话,他肯定会对自己手里这批水泥感兴趣。
毕竟,对于辖区在黄河下游的官员来说,谁又不想在自己的地盘里拥有一条不会泛滥的黄河呢?
筑堤、修堤,还是几十年都不会坏的那种。
这可是大大的政绩啊!
所以,这位县太爷就是李攸之潜在的大客户(冤大头)!
当然,李攸之前世也是个谨慎的老六,他并不打算现在就把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
他当然要好好考察考察这位新上任的县太爷,要不然可能被卖了还在替别人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