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老爷子欲抱孙咸吃萝卜瞎操心,文… (第2/2页)
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要上战场,和谁殊死搏斗呢?有了这群兵士,自己倒是的确可以出门了。可是,自己所行之处,街道皆被清理,见不到一点烟火气。
文桢这一天举行完仪式。自己的名字被再次写入族谱,之后就是行冠礼,因为今年自己正好二十岁成年,届时文家会大办宴会,宴请各大家族和名臣武将,甚至连皇后皇子都会代表皇帝屈尊来此恭贺。
文桢五岁时便失踪了,一直并未取字。就算在浥熟柳庄,柳氏族老也从未真正承认来历不明的柳季,所以并未加冠礼,赐字,更何况此子出生之日不明,也无法得知何时可行冠礼。
文桢送葬之时,路边百姓之所以称文氏鸿朗,皆因文老爷子觉着桢儿几月之后便要及冠,虽死,也要赐字,因此便有了鸿朗之称。
鸿朗,取鸿运当头,清风明朗之意。这其实是文老爷子早就为文桢想好的字。当是时,此字虽不免悲凉讽刺,但也全了老父亲的一番心意。
很快到了行冠礼那一日。文鸿朗,如今已适应文桢这个称呼。自己的父兄长辈皆唤桢字,文鸿朗并未介意,只当纪念那逝去的人吧。
这日,文鸿朗早早起床,沐浴之后换上盛装礼服,跟随父兄,前往家族祖庙。此时正是二月,宣都已一片银装素裹。长安国的城墙如琼楼玉宇一般如梦如幻,就连城墙上的红灯笼也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俏丽了许多。
文家老爷命管事先行卜筮一番,卦象显示吉兆。而后文桢跟随父兄阿姊祭奠天地、祖先。古人行冠礼至关重要,此礼可联络感情,加深沟通,而更为重要的是它所具备的强烈的社会意义,行完冠礼,意味着年轻男子性成熟可婚配,也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的深切思考,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徳,寿考惟祺,介尔景福。文家第十二代子孙,文承弼之子,文韵臣、文育双、文慧君之弟,文桢,赐字鸿朗,及冠礼。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庄重宣布冠礼开始。
文桢走上台前,对老人庄重一礼。老人点头微笑。紧接着,老人取了一顶黑色麻布质地的缁布冠,文桢低下身来,老人为他戴上。
“一礼成,文氏鸿朗往后可入仕参政,文家子孙仕途通达,风禾尽起。”
老人为他取下黑色布冠,又给他小心戴上白色鹿皮军帽。文桢戴好后,向众人拱手问礼。
“二礼成,文氏鸿朗此后可沙场立功,文家子孙皆应保家卫国,身怀楚囊之情。”
最后老人又为文桢戴上第三顶帽子,乃称爵弁。
文桢戴上这顶帽子后,向皇宫方向庄严跪拜。
“三加之礼成。祝德行增长,步步高升,愿汝承志,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既以修德,又以正容,守卫家族,衍嗣繁茂。”
接下来是醴冠者的仪式。各位正宾纷纷向文桢敬醴酒,致祝辞。文桢一一按照礼节饮酒。而后起身离席,拜谢正宾,各位正宾也答拜还礼。
文桢,文鄞一母同胎,皆为嫡子。文桢冠礼完毕后,要拜见尊长。文桢一一拜见亲友后,又换上玄冠、玄端和雀色的蔽膝,手执一只雉,去拜见了国君、乡大夫、乡先生。
自此,文桢及冠之礼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