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前朝伪太子的科举路 > 第45章 第45章

第45章 第45章 (第2/2页)

接着,他强忍笑容,安慰道:“二兄,没事,明年再来,在经历一次罢了。”

“啊--”

沈常安的哀嚎在一瞬间冲破天字号的屋檐,让人发笑。

第一场正试就如此落下帷幕,院试的卷纸收上来后,学政与小吏一并,将卷纸上学子姓名糊起,只保留籍贯。

保留籍贯,也是为了平衡各府城、县城录取名额。评卷由五百里外较远的书院山长或幕友当任。第一场录取人数,为当取秀才名额之一倍,为一百一十。用圆圈揭晓,写坐号,不写姓名,称之“草案”。

在客栈等待三日,就到发草案的日子。

是在正午时分,可炎炎的天气也阻挡不了学子们涌动的热情。

至少三人吃过午膳后,到了府衙外,黑压压的一片学子都早已挤在府衙布告栏前,人挤人散发出汗津津的热气,让沈弈望而却步,提建议找个清凉之处驻足远观。

“沈兄,你也来看榜了!”

陆陆续续有学子到来,大多直奔沈弈处,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他身旁就挤满人,与他之前的想法背道而驰。

沈弈有些后悔,早知就待在客栈了,又不是没有报录人等会,确实没有,还不是正式发案。

“诸位午好”

他与两位师兄共同应付诸学子,一派其乐融融的场景。

十一岁的府案首,十二岁的准秀才,还被渭帝赏过牌匾,这样一个少年天才,在潭州府谁不认识?

围绕在沈弈身侧的学子,说不羡慕、不嫉妒是假的,可跟这位前程似锦的才子搭上关系,也为上策。至少他们是这么想的。

“放榜了!”

前方一阵惊呼,人群骚动地厉害。

“第一名为谁?”

不知道是谁含糊不清地喊着。

“甲子,是甲子!”

有离布告栏近的人立马就高呼道。

那不就是沈弈嘛

众人不自觉地抬头望向被簇拥在他们中间的人,沈弈很是风轻云淡,还有闲心回看他们,矜持一笑。

早知结果的沈常安心痒痒,还是挤到前头,再失望回来,瞧他一脸苦涩模样,就知没中。好再有心理准备,不至于有落差。

韩卫排在第三十名的位置,不靠前,他还年轻,学识阅历比不上“身经百战”的老童生也是应该的,只不过他本人不是很满意这个成绩。

此处院试难度比往年大,光是试帖:赋得”“士先器识”,得“文”字。就拦下众多学子,布告栏下哀鸿遍野。

其中有位白发苍苍的老童生低声悲吼,踉跄着要往府衙旁的河流上栽去,有眼尖之人见状,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拉回来,救了一条想死的命。

白首为功名,童生就差临门一脚就成秀才,踏进“士”的阶层,多年努力,哪里能甘心?

不止落榜者不甘心,在草案上的学子也是如此。

在放草案后几天中,不少学子住的客栈里发生腹泻事件,接二连三的巧合让人不得不怀疑是被下泻药了。

下毒之人目标明确,皆是红榜上名列前茅的学子,有“中奖”学子报官了,可也不知衙役能不能抓住,毕竟也可能不是一个人

当然他们也不敢下那些害命的毒,闹大对谁也没有好处。

幸好,沈弈所处客栈掌柜的很是有经验,给他的膳食在放案第一天就开始找小厮先入口,无误后,才送进房。为此,他还多留一副书法,对方可是喜笑颜开。

兵荒马乱中,沈弈迎来第二场的复试。院试没有过第一场就是秀才的说法,就算是在第一场名列前茅的学子也要按部就班参加完。不过复试就无需在考场待上三天,就一天即可。

再临考场前的大街上,三百多人缩减成一百来号,这次跟前一场遵守秩序沉默不同时,还透着一丝诡异。

院试最后只会取中五十五人,在场的都是竞争对手,这些天还发生“投毒”事件,有些学子还真的因此没有来,说不定他们身旁就是那投毒之人,能和气荣荣吗?

流程不变,副试的考题比正试的少了一大半,难度也是,中规中矩的,沈弈不过花半天的功夫就做完出门。

这次有不少人陪同他,但其中有部分人的脸上都没有什么笑容,自是他们清楚考题难度越高,越能拉开距离,或是能过追赶前面的名额。可现在大家破题水平相似,只要不出重大失误,红榜排名就保持不变,难怪他们会哭丧着脸。

他们确实想得不差,三日后,沈弈蝉联院案首,荣获“小三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