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第2/2页)
定居小桃村后,他爹被他爷奶给分了出来,当然了,其他几个幸存下来的伯父也都被分了出来。因着分家全都没分到一分一厘的东西,所以每年每家只用给些许粮食就行。他爷奶一个儿子都没跟,这些儿子也不是没良心的,每年的粮食都给了。后来他爹和几个伯父一起给爷奶养了老送了终。
这些年他爹和几个伯父一直都是淡淡的,说是逃荒路上各自管各自的命,都没怎么帮忙。他估摸着,是几个伯父伤了老父亲的心,不然他这个处事方式堂堂皇皇的老父亲不可能这个态度对待他的弟弟们。
她娘这边好说,村里上一任里正刘用是她爹的胞弟,这一任里正是刘用的大儿子刘福,刘福也是考中了童生,多年没考上秀才才当了小桃村的里正。
刘福当了里正办了村塾,所以小桃村这么个不大不小的村子也有了自己的村塾。他家也因为和两任里正的关系,在村里颇有几分颜面在。
想着想着,还是幼童身子的何楚就睡着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何家也在这些日子里添了人口。
在何楚一岁多时,四房的孩子在何四成和小张氏的渴盼中来临,怀胎九月生下了一个男娃儿。何四成也托村塾的先生取了名,何丰。
等何楚又大了两岁,何家大房三房接连有孕,大房的林氏先一步生下何家第三个孙子,何旺。三房的小林氏晚几天生下何家第四个孙子,何明。
这时,何楚已经五岁。何家二房的何山九岁,前几年去村塾坐不住,还特别淘气,不仅自己学不进去,还打扰别人。屡教不改,被先生连人带束脩一起送回。
今年大房三房陆续生下男娃儿,二房的张氏总算是狠下心,言明每日向先生询问功课,如果没有完成或是在村塾调皮捣蛋,回家打十下手心。为了让自小娇宠的儿子知道打手心的滋味,张氏狠了狠心,打了一次让何山,让其体会一下个中滋味。
何山当场哭了个昏天黑地,左手心肿了好几天。可是,家里人要么不管事(何大林和老刘氏以及何楚)要么管不着(隔房的伯父伯母堂姐妹)要么开心张氏下定决心管教(何二成,何春花,何冬花)。何山也只有稳坐学堂,不然回家可能会遭遇男女混合双打。
很快老刘氏四十六岁的生辰到了,一家人坐在一起为老刘氏庆生。四个儿媳认认真真准备了庆生礼,在饭后一一奉上。老刘氏照例说了些劝勉的话,何大林在众人散场的时候拦了下,“如今你们四家都有了男娃儿,合该分家了。”再不分家,他都要被老太婆唠叨死了。
何大成一听,认真看了眼爹娘,似乎确认了什么“都听爹娘的。”他不听也没啥用,自从一年前何旺何明出生,林氏和小林氏出了月子,爹娘就告知了他们兄弟四个,把大院子砌了几道墙,隔成一大四小,五个小院子。
何二成何三成何四成也都没说劝阻的话:半年前,爹娘就让他们自己在自家小院子里面做厨房和茅房,他们都心里有数了。
何家的小辈们都被她们娘带回房了。分家这种大事,明面上,连老刘氏都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插嘴,她们留下也白留。
何大林一看,他的四个儿子其实早就有了分家的打算,只是没成想自己这个老的快了不止一步。对于自己和老妻的打算,也不再感到迷茫伤心。
心里想着老妻和幼子,何大林越发坚定,“家里的院子就按照现在的分,家里的粮食分五份。家里养的牛,你们五兄弟一起用。家里的猪,明天分家办个杀猪宴席。家里的鸭,你们四家平分。剩下的鸡刚好和你们平分的鸭抵了。”小五不喜欢鸭味,他和老妻对于吃食不讲究,就跟着小五的口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