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兵事 (第2/2页)
刘禅端起茶盏轻抿,略作思索,说道:“不知相父如何伐凉,需知陇右困顿,难养大军。”
诸葛亮从怀中掏出巾帛,转递给刘禅,说道:“我大汉北伐之难首在于内,其一,我军兵多而短粮。士卒十余万之众,但是陇右地广人稀;汉中虽有民十万,但也难供大军北伐;加之蜀道艰险,益州千里运粮,折损颇多。是为粮草之难也。”
刘禅摊开巾帛,边阅读内容,边听诸葛亮讲解。
“其二,我军兵杂而不精。我大汉北伐陇右,乃是出其不意;退却曹真,有赖陇山、秦岭之险要。战胜费耀、郭淮、夏侯儒,是我大汉集精锐之卒,而击曹魏士卒,不值一提。”
“若是我大汉军士与司马懿、曹真大军野战,则我大汉士卒必不如曹魏士卒。是为士卒不锐之困。精简士卒,还可令士卒还乡,耕种田间,滋补国库,一举多得。”
诸葛亮轻扬羽扇,侃侃而谈,指点局势。
“其三,我军将帅难统数万之军。我大汉将帅之中,唯
臣与车骑将军有统率数万大军经验,诸如子均、文长、士载、伯约等人皆无大军作战调度之经验。是故臣欲讲武授将,传授兵法之妙。”
待诸葛亮讲完半响后,刘禅缓缓点头,抬头说道:“相父之言,直指我大汉军事之弊,朕深以为然!”
顿了顿,刘禅问道:“不知相父接下来准备如何以对?”
闻言,诸葛亮笑了笑,说道:“臣欲留于秦州,精练士卒,讲武授将,屯粮积蓄,考察凉州地理。待明年,策略已定,士卒精简,臣便挥师北伐曹魏,平定凉州后,臣再返京。”
刘禅微微颔首,认同诸葛亮的想法。
兵在精而不在多,加上大汉北疆缺少人口,益州运粮不便,精简士卒增加战斗力才是王道。
同时也如诸葛亮所说的一样,曹魏大兵团作战非常多,而大汉将帅作战经验,大部分是几千人的小打小闹,对于数万人调兵作战还有些稚嫩,还需打磨。
这么大的工程量基本也只能由诸葛亮完成,毕竟这是涉及十万大军的事务,不仅需要军略,还要有理政之能。
“善,大汉军中事务有劳相父处理。朕待梁山宴后,便自行回成都。”刘禅笑道。
“诺!”
刘禅念及一事,问道:“封赏一事,不知相父可安排妥当?”
诸葛亮又从怀中掏出巾帛,转呈刘禅,说道:“此乃封赏名单,陛下可查。”
刘禅将奏疏放到手掌下,笑道:“相父不随朕回成都的话,朕择良辰吉,近日便纳夏侯为妃。媛容身处异国,并无长者,不如拜相父门下,朕再纳之。”
诸葛亮点了点头,抚须笑道:“臣愿也!”
刘禅在见夏侯徽之前,便有和诸葛亮通过气,不管怎么说夏侯徽的身份还是有些尴尬的,让诸葛亮收她为义女也算是稍微遮掩她的刚刚处境。
诸葛亮对于刘禅纳夏侯徽也有过迟疑,不过在刘禅以自己纳曹魏宗室之女为妃,有利于日后平定魏地,安抚曹魏官吏有帮助的理由下同意了。
毕竟大汉天子连逆魏的宗室女子都能纳,那我们这些在曹魏当官效力的人,还有什么可以怕的呢。
《兴汉公问对》
中祖曰:“陇右兵多而民少,何解?”
亮曰:“兵在精,而非众,请简士卒。”
中祖曰:“将帅将兵少,如何解之?”
亮曰:“将帅将兵少,重在调度,臣请讲武授将。”
------------------
1秦汉时袜子是三角袜,曹丕妃子将三角袜改成类似现代的袜型,更加美观。
(曹真伐蜀地图后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