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千里之途(三) (第2/2页)
韩兴楞了一下,脸色微红,不去理他,而是朝着对面的羽林军同袍大吼:“愣着干嘛,给他们牵两匹马来!”
被他这么一吼,长街上紧张的氛围一扫而空,两名羽林军赶紧牵出两匹马来,递到宵征二人手中。
待二人翻身上马,徐司直才一人一马走到前头,面向众人,对着这群既是护卫、亦是同伴的人,作了一个揖。
见他如此郑重,宵征回想起任务卷宗里的记录:司直徐庚,性情方正,不善交际,入大理寺十三年,处理案件七十有六,无一错漏。
此去凉州威武郡核查旧案,令不良人宵征、甘棠护送其前往赤雪军驻地,交由赤雪军副将齐归元。
现在细细品来,恐怕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如此心甘情愿地去凉州那种地方,查一桩旧案吧。
“此去赤雪军驻地,路途千里之遥,又恰逢山贼马匪作乱,还需各位齐心戮力,共克艰难。在下徐庚,在此拜谢众位。”
他一番话说完,便不待众人回应,转身上马,毫不拖泥带水。
宵征与甘棠对视一眼,心中刚刚升起的佩服之情立刻转为了疑惑。
此去赤雪军驻地,虽有些许马匪,怎么可能敢袭击有羽林军护卫的朝廷钦差?
再说,作为大盛八军之一的赤雪军本就常年镇守大盛之西,威名赫赫,又怎么可能有人敢再他们的后方作乱?
原本以为这只是一趟简简单单的护送任务,只是耗时久一点罢了。
但徐庚的这一拜,却让他们不得不打起精神来,怀疑这其中是否有他们不知道的内情。
宵征看向身旁的韩兴,见他也是一脸郑重,但眼中同样流露出思索的神色,便知道,这群羽林军也不知道徐庚为什么对这一趟护送如此重视。
羽林军毕竟是由各军精锐组成,虽然心中疑惑,但见徐庚已经上马前行,也是一声令下,瞬间组成军阵,紧紧跟了上去。
此时已到了城门关闭的时间,按理说,城门卫为了准时关门,不会允许这样大规模的队伍进出。
但韩兴一马当先至城门处,亮出手令后,城门卫自然恭恭敬敬地等着他们出城。
当然,哪怕韩兴不来阻拦,城门卫也不会不放他们出去。大理寺、羽林军、不良人,这一个个的,哪是他们这群普普通通的城门卫能惹得起的?
当这五十余骑就这样冲出通化门绝尘而去,消失在长安的夜色中后,一众城门卫才算松了一口气,赶忙关上了城门。
通宁坊是紧邻通化门的坊市。
此时坊市内已经往来无人,四周皆寂。而在坊墙边的一座望楼上,一人正端坐在栏杆边,眺望而出,正是通化门的方向。
黑夜中,通化门门口的两排灯笼像一只只萤火虫,勉强照亮了城门洞那一处而已。
这人就这么沉默地坐在这里,身前的桌上无酒无菜,也不知坐了多久。
忽然,他身后的楼梯处传来吱呀呀的响声,一个大汉小跑着上楼,几步便来到窗边,正要说些什么,却一抬头,看到徐庚等人拍马而出的情形。
“怎么这个时候才走?”
他凝视那队呼啸而出的人马,覆手而立,黑暗掩盖了他的神情,但语气却非常的不满。
“打了一架。”
坐着的那人收回目光,平静说到。
“打了一架确实是韩兴那小子的风格。”
大汉一惊,想了想又觉得理所应当,随即好奇地问:“谁赢了?”
另一人只是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但他好像便明白了,干笑几声。
“没赢啊哈哈,等韩兴那小子回来,我定好好教训他,省的再给我丢人!”
韩兴不到二十五岁,便是羽林军中八校尉之一,也算是大盛军中的俊杰人物,这人却随口便要教训他,若是旁人听了,恐怕也笑骂一声不知天高地厚。
但坐着这人却知道,恐怕韩兴这趟任务完成后回到长安,真逃不了一顿揍了。
原因很简单,这个看着粗鲁的大汉,便是执掌三千羽林精锐的羽林军指挥使董武。
他若想要教训韩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对于羽林军的“家事”,这个男人并不感兴趣,他只是点了点头,再次望向宵征等人离去的方向,此时天空中无月无星,显得有些孤寂,望楼中也再次陷入了沉默。
“现在放饵出去,你就不担心没有鱼上钩吗?”
董武见这人没有动静,也不再玩笑,怔怔的远望,话语中有些忧虑。
“一群贪腥的鱼,哪有不吃饵的道理?再说了,我们放的饵又不止这一个。”
那人站起了身,夜风吹起了他黑色的衣袍,仿佛一片硕大的乌云。他收起手中的书册,转身下楼,过了许久,才传来他幽深的话语。
“教训倒是不必了,还是祈祷他们能平安回来吧。”
董武转身,看向那人消失的地方,又转向城门,重重点了点头。
“没错啊,活着回来,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