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封禅泰山 (第2/2页)
薛逸和又道:“那次劫难最后活下来的不到十个人,原来十几卷天书最后也只剩下了三卷。我们的先祖很自责,他认为是他没有保护好天书和自己的弟子,自此他很忧虑,他的身体也很快就垮了。在他临终前,他将他的传人叫到身前,定了三条计策,也就是这三条计策才保护了剩下来的天书和我们神医谷几百年。”
黄梨、薛宝娘和丁嘉都听得很仔细,都很想知道究竟是哪三条计策。
“其一,今后入门的弟子必须习武,用医术换取武功秘籍,有教无类,广教门徒;其二,神医谷不居闹市,寻深山老林开宗立派;其三,将天书拆解成多份,编入到其他医典之中,世上再无天书,是第一代谷主书写的古方,而且对门徒完全公开。只有当隐秘不再是隐秘,天书才能得以保存。”
的确,只有当隐秘大白天下,曝光在所有人面前,才不会有人觊觎。而且说是第一代谷主写的古方,对他感兴趣的人就会大幅度锐减,除了学医的,谁会对方子感兴趣。
黄梨点点头,很佩服他们先祖的做法。但她对天书怎么保存下来的不怎么感兴趣,她还是对那两位“天神”更感兴趣,轻轻摇了摇团扇,试探的问:“那位天神是怎么死的呢?”
“不知道。”
薛逸和道:“流传下来的……故事并没有提到那位天神的死因。”
“那另一位天神呢?”
“另一位提到得就更少了,除了最初提到过,后面就再没提到过了。”薛逸和回道。
“薛神医,既然你们的先祖一直侍奉那两位,最后还拜了其中一位为师,难道他一直没问过手稿写得是什么。”黄梨笑着解释道:“喔,因为我看了两页,并没有写什么特别的事情,就是写明他来自哪里,还有就是他的一些日常。”
倒像是日记,或则回忆录之类的,根本没什么价值,更没什么值得破解的。
“这就不知道了。”
薛逸和紧蹙双眉,认真想了想:“我们的先祖认定了那两位就是天神,对他们不光是尊敬,就算他们只留下了一张白纸,他也会将之供奉在神龛里。第三代谷主没见过天神,但他有本手札里提过一句,他说‘天书藏秘术,引贼人窥视,慎之’。”
“秘术!”
黄梨惊诧不已。
“对,那本手札上是这样写的。老夫看那本手札时才十八、九岁,当时还不知道天书就在我们神医谷,还以为是民间流传的天书。”
“民间还流传有天书!”
黄梨更是吃惊,这个时代到底有多少天书。
“其实民间有很多天神下凡和天书的传说,都无法辨别真假。不光民间有,皇宫几十年前也流传过天书。”薛逸和回忆道:“老夫那时候才十一、二岁,当时的谷主是我爹,就是你祖父,”
他看了自己女儿一眼,又道:“你祖父的性格很闲散,不喜纷争,也不喜世俗之事,所以他一生都没怎么离开过神医谷。唯一的一次就是那次,为父还跟着他来过一次京城,他之所以会离谷主要就是那几个江湖中人……”
“朝廷昏庸无能!”
一个脸色苍白的大汉猛灌一口酒,然后将酒壶一把掷在地上,口沸目赤道:“滑天下之大稽,打了胜仗却向契丹狗赔款,还每年都赔,又有一些无耻的贪官从中敛财,这些全都落在了我们老百姓头上!照我说当年天子就应该一路打下去,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以后还怕什么契丹狗!”
他身旁那大汉也喝了不少酒,叹道:“现在的世道也越来越难混。”
坐得稍远一点的一个小个子这时拿着酒瓶走了过来,指着二人道:“你说你们这两人,自己没本事,还怨怪天子,难道不打仗了不好么!还有当今天子是真龙天子,不能非议!”
最先说话的大汉双眼通红,睥睨道:“屁得真龙,到处都在传,咱们的先帝爷得位就不正,更遑论他的儿子。告诉你,这天下谁都可取……”
坐他身旁的大汉拿腿撞了他的腿一下:“哎,酒喝多了么,胡言乱语什么!”
小个子摇摇晃晃地坐到了二人身旁:“当今天子就是真龙!你们不知道么,天降祥瑞,授帝天书,天子就是真龙!”
薛逸和收回思绪,对二女道:“那时候的时局比现在动荡得多,特别是和契丹签了盟约后,各地人心离怨,民怨沸腾,甚至有些地方闹起了民变,就算先帝下罪己诏也无法平息。天书来得太合时宜了,没有什么比‘君权神授’四字更能安定民心。”
他顿了一顿又道:“我爹当年就是听了那几个来神医谷求医的江湖人的议论才知道皇宫出了天书,他还听说天书就挂在城楼上,他想去看看。他第二天就带着老夫出了谷,但当我们赶到京城时已是五月,先帝那时已带着天书去了泰山,我爹连天书的影子都没看到。虽说没见到天书,但老夫却记得当时的盛况,整个京城都在庆贺,百姓在庆贺,官员在庆贺,连文人雅士也在庆贺。”
盛世天书祥瑞,真可谓举国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