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交换 (第2/2页)
“你们不要多想了,我并没有转专业的打算,王副校长让我感兴趣的也不是生物方向,我这是未雨绸缪,打算提前认识一下这位影响了一代青年的传奇人物,为我下学期拿奖学金做准备。”
“奖学金?这借口也太烂了。”
柯重一脸的不相信:
“不说你这种奥赛天才入学的时候跟学校签署的合同里本来就有奖学金,
如果你缺钱的话,只要老老实实的跟在韦神的课题组里面不断的产出成果,奖学金还不是手到擒来?”
“好吧,那我从实交代,我是为了公交换到米国最好的理工大学,这个名额是又目前作为常务校长的王副校长分配的。”
听到这个理由,寝室三兄弟都一脸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出国留学,是理工超过一半毕业生的出路。
哪怕这些人里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最终回到华国,带回来的科学技术也都一步步的帮助经历过一段时间颓废萎靡的理工重返华国第一的宝座,其中能够落地的实用技术也成为了华国崛起并且在世界舞台上站稳的重要基石。
所以对于理工的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去外国交换学习,是一定会去争取并且抓住的机会。
其中,绝大部分能够在本科阶段就出去交换的学校拿出的都是本校并不是最顶尖的学科,而且大部分的学校都还没有理工本校好,这种名额基本上只要申请就能有,就是得自费。
为了增长见识,再加上只需要三个月或者一个学期,还是有大量家境优渥的学生争相报名。
除此之外,外国排名前十的那些学校也和理工达成了另一种的交换合作协议。
双方可以说是各怀鬼胎。
理工拿出了自己全校最优秀的学生,并且覆盖学生交换期间的所有开销。
而外国名校则是拿出了自己排名最高的前沿学科,主要是为了吸引过来交换的天之骄子留下。
虽然因为这种交换的理工全额资助并且签订了到时间后一定要回校继续接下来的本科学习的合同。
但只要是合约就能违约。
当真正的天才被外国学校发现的时候,他们也一次次展示着自己的不择手段。
因此,时不时都有学生出于本意或并非本意的自愿留在外国不再回来。
当然,为了保持和理工表面上的和谐关系,能够继续从理工获得华国最优秀的人才,这些外国学校也主动佩服理工对于这位学生的培养资金。
这种自然是对于理工和华国的巨大损失。
不过,一方面,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最终会留在外国的学生,在毕业后也大概率会做出同样的事情,在本科阶段就被挖过去,理工省下了几年的投入还能收回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书也算得上是赚了。
另一方面在,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在这个合作中,能够频繁接触到由这些最优秀的学生带回来的全世界最前沿的顶尖科技,就足以让理工受益匪浅。
这些都是在学校内部公开的信息,大家都心知肚明。
所以,当鹿潞陆抛出这个理由后,就算是知道他一些底细的云咏俊也没有起疑。
鹿潞陆开了个头,让寝室里的其他人也开始考虑要不要出去交换个半年,以及大几出去比较好的时候。
一封新邮件出现在了鹿潞陆的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