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殊途同归 (第2/2页)
朱权甚是惬意的伸了个懒腰,舒舒服服的躺在车上小睡了起来。
却说那身手矫健,趁着麻袋还未落地,便伸手抓起的汉子此时正端坐在朱权,徐瑛十丈后的一辆盐车上,一面伸手抹掉手掌上的盐粒,一面心中暗自后悔方才的举动。只见此人面色略显苍白,身材瘦削,貌似一个长年患病之人,只是两眼开阖间,却是精光闪烁,显见得内力深厚。正是在大明朝官居四品,却是满朝文武尽皆不识的锦衣卫左同知,统率锦衣卫“木”,“水”两个卫所的蒋贤。此时他身边却是坐了三个同穿伙计服饰的汉子,一个乃是三十余岁的蒙古人,另外两个二十余岁,身怀武功的汉人青年却是他的属下。
蒋贤转头看了看周围车队,见方才自己的举动似乎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放下心来,心中暗自忖道:“这小子如何也来到了辽东?难道是跟随冯胜,傅友德远征纳哈楚的大军而来?”他心中所想的这“小子”,自然便是身为“宁王殿下”,此刻正在不远处另外一辆车上的朱权。
蒋贤虽是自离开应天之时,便已经知道了皇帝朱元璋决意调遣冯胜,傅友德统率大军二十万,远征辽东,但也是直到眼见朱权,徐瑛二人换掉了明军服饰,跟随沈鹏来到车队中,方才知晓他二人也来到了辽东。
那蒙古汉子看了看左右,轻咳一声,心中颇有些忐忑不安的以汉语说道:“蒋大人,下官此次若是不辱使命,和大人达成了任务,可否请您在陛下面前,为我美言几句,将下官调至应天为官?”
蒋贤闻言微微不悦,皱眉轻声道“乃刺吾兄弟,你我二人身负重任,此时环境非常,就不要用上官,下属之类的称呼了。”说到这里,强忍心中的厌恶,和颜悦色的道:“乃刺吾兄弟尽心尽力,不避艰险的自愿跟随我远赴辽东,完成使命之后,为兄我自会如实向上奏禀,加官进爵都不成问题,贤弟所请更是小事一桩,却有何难?”
乃刺吾听得蒋贤说自己是自愿跟随他来到辽东,不由得暗暗苦笑,心忖道:你来到北平,向我亮明身份,出示洪武皇帝陛下的密旨后,我再要拒绝到这辽东来劝降观童,一家老小还能有活路么?耳中听得蒋贤的承诺,却又是转忧为喜,难以自禁。
原来他本是北元太尉纳哈楚手下大将观童的属下,自徐达,挥师北伐,攻破大都后,便即投降了大明朝廷,因为能言会道,颇具些才干,便留在了北平,做了明朝的一个六品官。他在昔日的元庭和现在的明朝,都是担任文官,因此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汉人文化的潜移默化,而此时的中原文化若论繁盛发达,首推应天和江南一带,却不是北平。因此乃刺吾心中对这大明朝的都城应天,和那十里秦淮是心心向往已久,此时听得蒋贤一口答应自己所请,自然大是振奋。
乃刺吾有心讨好这位皇帝陛下的直属亲卫军,锦衣卫中权势赫赫的同知大人,一脸恭敬的接道:“小弟在大明朝廷为官越久,越是佩服陛下的雄才大略,非是咱们蒙古大汗可比。昔日徐达元帅攻破大都之际,立即张榜安民,并严厉约束部下,对我等蒙古官员并不屠杀迫害,因此大都被攻破之日,不但很多汉人的商铺照常营业,很多蒙古官员,只要真有才干的,却也保留了原有官位。陛下不但没有如以前的元庭一般,以人划线,歧视我等一众蒙古人,还充分体谅我们的名族风俗习惯,并不强迫我等如汉人一般衣着。蒙古人愿意开垦荒地的,陛下也给予汉人一般,免除三年赋税的待遇。近些年来,辽东游牧蒙古人都迁到了北平附近的是越发多了。”他身为大明朝廷北平的低级文官,此言本来是出于讨好朱元璋和蒋贤,但这两年身处北平这蒙汉混居之地,却是多有感触,说到后来,言中却不尽是阿谀之词,倒是有感而发了。
蒋贤身边的一个属下闻言,也忍不住插嘴接道:“你们蒙古人打下一座城池来,尽是奸淫掳掠,屠城,不要说当官的了,便是普通百姓,胆大的跟你们拼命,胆小的也是闻风而动,举家逃亡,留给你们一座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