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
萧灼华从小在宫里长大, 将谨慎小心刻进了骨头里,深知在别人的封地招兵,还是不要招摇的好。
她思量过后, 对赖瑾说道:“加上梧桐郡, 我们还要经过九郡之地才到边郡, 共有二百余县。若每县招一百人,分到各乡, 便只有几人、至多十几人, 如此不算扎眼。不能说招女兵, 而是说我开府,需要奴仆女婢,要从贫家女中挑选粗壮能活干吃苦耐劳之人, 并愿意按照买人的价格付予钱财。你派人到各县县衙送信,将钱予县令,由他们去办。”她的名头, 加上借赖瑾的势,花钱买女仆奴婢,合适。
一出手就是两万多人, 女兵和工人都有了!赖瑾对萧灼华只剩下服气, 竖起两根大拇指赞道:“服!”
他俩路上聊着天,不知不觉间便到了梧桐郡郡城。
梧桐郡富庶, 产粮产茶还有铁矿。即使炼铁用的是木炭,需要反复锻打后才能使用, 生产效率低, 产出量有限, 自用是足够的。
清郡、尚郡也都有铁矿,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赖瑾要大力发展生产以及抵御草原骑兵, 需要大量用到铁器。边郡已经探过,没有矿。草原有没有矿,有没有煤炭,还得等打下来再说。
茶,可是好东西。
赖瑾打算留到春天再走,盯上的便是梧桐郡的茶和铁。盐没办法,只能买南边产的高价海盐,不过,如果转手卖到草原,也有赚的。
买卖的事,等到开春要走的时候再谈就行,不着急。
因说好是今天上午到,赖瑶早早地便派了管家在城门口侯着。
管家见到骑兵开路,再有数十名穿着黑色甲衣的兵卒护着几辆马车进城,当即差身边的小厮回去禀报,快步迎上去,待向宝月公主的赖瑾见过礼后,亲自去为他们引路。
梧桐郡山多,郡城也是高地起伏地势不平,不少路面的斜坡又长又陡,还带拐弯的。
赖瑾坐在马车上,在爬坡时,身体受惯性影响直往后仰。好在他是两匹马拉车,马力还算足,身旁又有兵卒护着,不用担心滑车。
郡城绕着一座约有千余米高的梧桐山所建,山上种满梧桐树,梧桐郡因此而得名。
山上有许多别院,都是城中贵族、豪族们的宅子。赖瑾坐在马车上,抬起头,便能看到掩映在山林树林间的一些飞檐斗拱,以及飘起的袅袅烟火。
方稷居住的府邸,就在郡守衙门的对面。郡守衙门,还没他家四分之一大。两三丈高的院墙矗立在城中,宛若城中城,格外气派。
赖瑾透过马车的车窗,一眼看到大门口站着翘头而盼的身影,兴奋地将头钻出马车,大喊:“四姐!”又飞快地缩回去,从车门处钻出马车,跳下去,快步奔到赖瑶跟前,先看向她的小腹。
冬天,穿太厚,肚子里的娃才四五个月大,还不显怀。
赖瑶远嫁梧桐郡,一年多没见到家人,如今看到赖瑾极是高兴,道:“你可算是到了。我从未见过行军赶路比你还慢的。”
赖瑾嘿嘿一笑,话音一转,说:“这么冷的天,你跑外面站着,可别冻到。”
正说着话,方稷拿着斗篷从屋里出来,给赖瑶披上,说:“方才正在那学着做针线,听管家派人来报,扔了针线篓子就往外跑。你看她那手,哪是做针线活的,缝件小娃娃肚兜,扎了好几针。帮我说说她,让仆人去做。”一边埋怨着,一边给赖瑶系好斗篷带子。
马车在府门前停下,车帘掀开,萧灼华从马车里出来。
方稷和赖瑶赶紧上前见礼。
萧灼华下车,双手扶住赖瑶,道:“姐姐、姐夫请起。”
赖瑶抬起,瞧见萧灼华的模样,眼中迸发出惊艳之色,赞道:“公主真好看。”亲热地挽住手,说:“外面冷,里面说话。这梧桐郡的风虽不若京城大,却是冷气直往骨头缝里钻。”
赖瑾看着她俩手挽手的样子,“呵”了声。他都还没牵过萧灼华的手呢,摸都没摸过。他对方稷说:“姐夫,管好你家夫人,别谁家夫人的手都牵。”
方稷噗哧一声乐了,捞住小舅子,道:“臭小子!”才刚满十三岁呢,拈哪门子的酸!
赖瑾跟着自家姐夫进入正堂,一眼看见屋子里的椅子上全放着坐垫和柔软蓬松的靠背,款式极为眼熟。这正是他小时候叫阿爹没收走的那款。他拎起靠背,道:“四姐。”用力地抖了抖,以引起赖瑶的注意。
胸口痛!太扎心了!裤子,全家都穿上了,就他没有。椅垫、软软的靠背,连远嫁梧桐郡的四姐都用上了,给他没收了不准用。他问道:“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萧灼华不明白状况,问:“怎么了?”
赖瑶告诉她:“小七打小便爱捣鼓吃喝玩乐的物什,阿爹怕他耽于享乐,误了功课,管教甚严。偏他做出来的食物好吃,东西好用,我们便私下用着,不叫他知晓。”他们几个,各有各有院子,隔着层层院落,谁知道谁的院子里有什么,因此瞒了小七许久。
萧灼华:“……”确实有些过分。
赖瑶对萧灼华说:“待回头给你备上几套,铺在马车上,能省去诸多颠簸之苦。”
赖瑾“呵呵呵呵”几声,心说:“也就是我离京后太忙了,没顾得上,哪用得着你来表现。”他说道:“四姐,我不管,我一定要在你这里住到开春,你别想轻易打发我走。”
赖瑶的视线在赖瑾身上来回打转,道:“惦记上你姐夫家的茶山了吧?”
方稷笑道:“若是小七喜欢,送他几座便是。”
赖瑶深深地看了眼方稷,道:“你以后便知。你若是舍得,送他些茶山,想必他会很开心。”小七几乎从来不沾家里的茶,也不学煮茶茶艺,嫌弃费劲又难喝,曾磨着母亲给他找新摘的鲜嫩茶叶,要炒茶喝。京城,可并不产茶,阿爹又不愿外人注意到小七的不寻常之处,便一直不曾见识过何为炒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