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93章 (第2/2页)
陶灼不知道这内里,就悄咪咪自以为隐晦地偷看上座的圣上。
本来一起用餐的人里面多了个小姑娘,虽然景隆帝原先也与陶灼说过几句话,但总归少,又听福安说起陶灼如何好,今日便不免留意了下,便发现她似乎对自己的试菜内侍和吃的哪道菜颇有兴致。
便问道:“六姑娘可是想吃这道芙蓉鸡片?朕看你望了好几眼了。”
陶灼嘴里正咬着一块煎鱼,这正是福安公主今日请她入宫吃的鳣鱼,觉得的确鲜嫩多汁,见那试菜内侍把芙蓉鸡片端着远离了景隆帝,觉得那鸡片莫不是有什么不妥,才多看了几眼。
不妨景隆帝忽然这样说,她一时不知道该不该点头,倒是晋王正好离那道芙蓉鸡片不远,又长胳膊长手,伸手把那鸡片端起拨到陶灼的碟子里一些,还贴心叮嘱,“这鸡片有些烫,灼灼等下吃。”
“谢谢殿下,”当着景隆帝的面,陶灼还是没敢直称晔哥,礼貌地道谢。
只是忽然被景隆帝注意到,他面容又威严,让陶灼还不自在了一会儿。
不过,御膳美味当前,她很快就吃的香甜。
景隆帝本来就对晋王唤陶灼为灼灼,觉得新奇,又看陶灼那带着满足的吃相,她旁边的福安也跟她一样小口吃的喷香,不由想笑。
“原先听皇后说六姑娘吃饭让人胃口大开,今日见,果然如此,看她这吃法,朕都觉得饭菜美味了些。”
孟皇后笑着道:“那圣上今日午食就多用些,毕竟灼灼可是不常在宫里用食。”
太子与晋王也是偶尔遇上陶灼一起用午食,今日是与景隆帝讲好了才一并过来。
景隆帝龙颜甚悦,用了顿好胃口的午食,等撤下去后,也没立时离开,闲话几句后,忽然问陶灼,“六姑娘单字灼,出自何处?”
他想到这个灼,自己给福安取得宜蓁里,便有此字。
没等陶灼回答,福安公主就先快速说道:“父皇,儿臣知晓,是跟儿臣宜蓁一处的桃夭,我跟灼灼名字都同出一处。”
“那倒是巧了,”景隆帝抚了下美髯,“也难怪你们投契。”
看看福安比以前丰盈起来的脸颊,欢快不少的性子,景隆帝都觉得这个陶六姑娘能陪伴他的嫡公主让她开怀,功劳不小。当初这个宝贝闺女出生时,他都担心会夭折,不管是封号还是取名,都希望她康健顺遂。
如今看福安这透着健康的红润脸蛋,景隆帝龙心大悦,“往后常来宫里陪伴福安。”
“是,”陶灼觉得自己在皇帝眼中,她是陪伴公主的臣女,并不意外。
倒是福安公主不乐意了,扯了下景隆帝的袖子,“父皇,我跟灼灼是朋友,小伙伴。”
这是说他用词不妥,但景隆帝被小公主扯着袖子撒娇,并未恼,还遗憾闺女长大了,不能跟小时候一样抱在怀里了,“好,朕知道了,你跟你的灼灼要好,可行?”
“嗯,”福安公主高兴地点点头。
孟皇后宠溺地看着闺女跟皇帝撒娇,她希望他们父女关系能像普通父女一般,因此从来都不觉得公主在皇帝面上要保持端庄礼仪。
这时,从宫外走进一个内侍垂首回禀,“圣上,许宝林求见,”
景隆帝望过去,声音威严,“有说何事吗?”
“许宝林提着食盒,道煮了荔枝汤呈给圣上。”
景隆帝闻言有些不喜,皱了下眉,“不必了,把人打发走。”
“是,”内侍出去传话。
殿里一时没人说话。
景隆帝许是觉得在儿女面前,被个妃嫔送汤水,有些落不下,便说,“这个许宝林,一点儿不似她姐姐,没个体统,竟追到皇后这里了,这栖凤殿什么汤水不缺。”
他看向孟皇后,“皇后别介意。”
孟皇后端着一碗消食茶在喝,没奈何,午食吃的多了些,闻言便放下手中茶盏,温和一笑,“圣上说的这话,妾身介意什么。这许宝林才选进宫,正是年少,带着几分闺阁女孩儿率真倒也正常。”
若不是景隆帝近日连宠,许宝林也未必敢追到栖凤殿,但孟皇后却笑了下,“妾身看圣上午食吃的可不少,正好消消食走动下,妾身这有几个孩子陪着就成。”
“那不成,朕这一走,岂不是落了你的脸面,就跟许宝林将朕从皇后这里拉走了似的,”景隆帝自觉人间清醒,还偏不如许宝林的意,“这后宫之中,平时小打小闹就算了,但绝不可挑衅你中宫。”
“圣上言重了,到底不是以前,”孟皇后岂能不知他是因先废高贵妃对先太后,才会如此在意这些,她柔柔地笑着说,“到底是圣上妃嫔,不好太下面子了。”
“皇后就是这般宽厚,那些个若是还敢放肆,朕决不轻饶,”景隆帝的确因自己母后被妃子刁难乃至身亡,极其厌恶妃子不安分对皇后不敬,更厌恶嫡庶不分,孟皇后越是这样柔软,他越想要维护她。
作者有话说:
景隆帝:朕可真是人间清醒。
灼灼:你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