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同路人 > 123章 温沟村赵斌来访 茅屋坐论收良将

123章 温沟村赵斌来访 茅屋坐论收良将 (第2/2页)

“难道不是吗?”

“好,如果你觉得吃的饱饭穿的了衣服,每年过年能吃顿肉馅饺子,做套新衣服就算好日子的话,那就算是了。”

张炳昌又沉默了,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最近这五六年,关外的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如关内百姓了。

沉默良久后,张炳昌吞吞吐吐的回答道:“不算。”

“那你知道这二十多年,百姓们过不上好日的原因吗?”赵斌又问道。

“那自然是大人到了冀州道后,建了一系列的厂子,让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才显得关外百姓过的不是好日子了。”张炳昌说出了心中所想。

“你认为是我建的那些厂子才让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是吗?”赵斌追问道。

“事实如此。”

“其实那些厂子不是主因。”赵斌意味深长的说道。

“请大人赐教。”张炳昌恭敬的对赵斌拱了拱手说道。

“据赵某了解,现在关外依然实行的是丁头税,每年五钱是不是?”赵斌明知故问道。

“没错。”

“而且官绅还可以不纳粮,是也不是?”

“也没错。”

“然而在五年前,郑国就已经推行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现在的田赋,仅相当于三十税一。”赵斌讲述道。

听到这里张炳昌瞪大了眼睛,他原本是知道郑国税赋低的,但没有想过税负低的道理。他又仔细一想便明白这些办法能给百姓带来的益处。

“还有,这二十年来,你见过有在新罗当官的关外土著吗?你和你爹屡试不中,难道水平真的比他们差吗?”赵斌又问道。

“参加科举的是有不少,可是当官的…似乎是没有。我和我爹的水平…可能是运气不太好吧。”张炳昌回答道。

“运气不好?运气不好也只能不好一两回。你和你爹屡试不中,关外百姓无人做官,这说明什么?说明新罗皇帝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根就没把关外百姓当人看。表面上让你们参加科举,可是背地里呢?就没给你们这些苦读的仕子当官的机会。你真觉得你们落榜是自己成绩差的原因吗?”赵斌用张炳昌科举落榜一事,说出了背后的道理。

张炳昌仔细想了想,自己和爹确实没有不努力,也自认为水平不比新罗仕子差,可是为什么就落榜了呢?这确实不是运气的事。想明白后他愤愤不平的回答道:“肯定不是,我家在我爹之前可是三代进士,书香门第。他们新罗棒子才读了几年书?咱关外的土著仕子水平一点也不比他们差。”

“其实他们就是怕你们,怕你们读了书,当了官就不听话了,所以才用这种下贱的手段来限制你们。”赵斌又补了一句。

张炳昌点了点头,回答道:“大人说的在理。”

“你再看看,这二十年关外新增的大地主,有几个是关外的百姓?”

“几乎没有。新增的大地主,清一色全是新罗的士绅。”张炳昌肯定道。

“这就对了,当官,当地主,这两条改善生活的路都走不通,你觉得你们过得还是好日子吗?”说罢赵斌起身,走到门口背对着张炳昌又说道:“我向来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活着的权利和不断改善自己生活的权利。而当权者应当赋予百姓这些权利。如果当权者不能赋予百姓这些权利,那么百姓也不应该再继续把他奉为当权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张炳昌被赵斌这总结性的一击,打中了心防,心中忽然豁然开朗,立刻跪到了赵斌面前,磕了两个头道起了歉:“赵大人,在下明白了,在下悟了。在下早就听闻大人的贤名,之前失礼怠慢了大人,只是想试试大人的肚量,还请大人恕罪。从今往后,张某愿听凭大人驱使,绝无二话。”

赵斌连忙扶起跪在地上的张炳昌,说道:“张将军无罪,快请起吧,征北军不兴这套。”

“谢大人。”张炳昌被赵斌扶起后,连忙将他请到了正座。

“赵大人,您刚才的理由我都能懂可是,要说服我手下的兄弟们恐怕还不行。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加入征北军能有什么好处,打完仗他们能得到什么赏赐,当然最好是能够分到地。”张炳昌替自己的士兵询问起了后路。

赵斌看了看在座的唐莽,李丛飞等人,笑了笑道:“看来咱们的宣传工作做的还不到位啊。”

“哈哈哈…”唐莽等人也跟着笑了笑。

不过他们这一笑却让张炳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既然加入了征北军,那么他们的待遇和其他征北军士兵就是一样的。至于分地那是自然的,组建征北军之时这个政策就已经传导下去了。打完了仗,大家论功行赏,有功之臣都能分到土地和宅子。”赵斌宣传到。

“我明白了。”张炳昌点了点头后,又问道:“赵大人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请讲。”

“就任关外安抚使后,您打算如何来治理关外?关外百姓怎么生活?还有那些新罗大地主怎么办?”

赵斌听完这个问题,表情凝重了,他瞥了一眼李丛飞,却发现他装作无事一般,盯着房顶看。

“呵呵,就任安抚使这件事…还得看陛下选谁。”

“这…”

“当然,不论陛下选谁,我相信他一定会按照关外发展规划来的。因为这是写到二五规划纲要里的。”

“哦…”张炳昌情绪上显得有些失落。

“不过,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对关外的百姓与关内百姓一视同仁。同时还将向陛下请求让关外百姓赋税免三年,再减半征收三年,以休养生息。至于那些新罗的大地主,他们强买强卖或者巧取豪夺来的土地是一定要收回的。如果能找到原来的所有者就还给他们。找不到则收归国有,由国营农场经营。”赵斌解释道。

“国营农场?”张炳昌对于赵斌说出的这个新词感到了困惑。

赵斌发现这个词,对于张炳昌来说太超前了,便将国营农场是什么,以及怎么运作都讲了一遍。

“赵大人真乃神人也。”张炳昌刚忙跪下又给赵斌扣了个响头。

“不兴这套,不兴这套。”赵斌又连忙不好意思的将张炳昌扶了起来。

“赵大人我和我的兄弟们,从今往后就交到您手上了!”张炳昌激动的说道。

赵斌紧紧握住了张炳昌的双手,道:“同甘共苦!”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