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不宋 > 251.死士

251.死士 (第2/2页)

常庚及时说明,

赵孟启眉头微皱。

按宋军的标准,凡弓分三等,九斗为第一,八斗为第二,七斗为第三,普通士兵能挽弓七八斗就算合格了。

禁卫亲军的要求更高,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二,六箭中垛为本等,也就是精锐,若是用弩的话,弩手带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为本等。

可是这刺客用一石五的弓,在近一百三十步,也就是大概两百米的距离,还能很精准的射中赵孟启的胸口,简直相当于后世的顶级狙击手,

毕竟用的是弓,还没有光学瞄具。

这样的人物,估计整个大宋的军中都找不出几个,现在却沦为一次性用品,完成任务后竟然很自觉的服毒自杀。

由此推想,能豢养动用这种死士的势力,肯定非比寻常。

随即侯涛开口道,

赵孟启摇摇头,

皇城司的天职就是察女干防谍,却偏偏让燕王遭遇了暗杀,差点一命呜呼,这是很重大的失职之罪,所以侯涛为了将功补过,不得不积极。

他这么说,等于就是要从赵孟启身边的人查起,然后就是各个衙门,只要是能接触到赵孟启行踪的,统统都有嫌疑。

赵孟启考虑了一下,还是拒绝了,

倒不是赵孟启大度,而是他明白这种事,就算一直追查下去,也查不出什么结果。

就像仁宗时,在宫里竟然被四名禁中侍卫刺杀,整个刺杀过程犹如儿戏,四名刺客本身也并没有什么动机,行刺失败后,四人当场死了三个,还有一个居然负伤逃走了,本来很容易被活捉,最终却被乱刀杀死。

更吊诡的是,刺杀皇帝这么重大的案件,最后的处理居然只撤职了几名负责皇宫安全的人员,然后就不再追查,就那么不了了之。

所以说,通常这种涉及政治的案件,大多都不会真的水落石出,即使查到所谓的真相,也未必是事实。

赵孟启知道自己的敌人来自何方,他们是一个群体,却并没有具体的组织,甚至都没有核心人物,就算有线索追查下去,最后被抛出来的,也不过是替罪羔羊罢了,并不能真正打击到他们。

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没意义的事上,还不如按着自己的步伐,做点正经事。

随后他看向吴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