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赵孟启,危!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不宋!
不宋242.赵孟启,危!人老成精。
何况吴潜本就是人中翘楚,哪能看不出赵孟启的敷衍之意。
硬逼也只能逼到这个地步了。
吴潜长叹一气,转而苦口婆心起来。
。」
说着,吴潜抬手轻轻一拂,放在桌案边上的茶盅便落到地上,摔得粉碎。
如果未曾见过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原本吴潜经过这么多年的蹉跎,眼睁睁看着大宋这棵大树日渐腐烂却无能为力,心灰意冷之下,只想着能勉力维持就不错了,偏偏赵孟启的出现,给黑沉沉的大宋带来了曙光。
即便是这样,在他本心认为中,最少也需要三五十年才能使大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然而考虑到燕王年轻气盛,没有那么长的耐性,为了更好的劝说,这才违心的说只要一二十年。
吴潜觉得一二十年已经算是很快很快了,不过赵孟启却知道蒙古人并不会给那么多时间,若历史不变的话,再有三四年蒙古人就能筹备好,对大宋发起第二次全面战争。
但赵孟启也不得不承认吴潜说得对,只凭手里这一堆烂牌,即使自己知道历史大势,那也没法改变任何结果。
嘴巴一张就有百万大军,手臂一挥便能横扫天下,瞪眼摧枯拉朽,迈腿封狼居胥,那样确实很爽,但不现实。
后世许多人认为,宋朝很富,打不过蒙古人纯属是因为无能。
但是认真翻翻史料就会发现,南宋后期,那是真滴穷,朝廷穷,百姓更是穷。
南渡后,长期处在外部威胁的高压下,为了维持防御,大量财政支出都投入到军事中,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不断恶化,除了孝宗时期稍微好点,其他时间都是在快速衰退。
南渡以前,大宋每年一般都要铸造二百九十万贯铜钱,而之后却从来没有超过二十万贯一年的。
元丰年间,铁产量是每年五百五十万斤,绍兴年间砍了一半多,只有二百一十万斤,眼下更是可怜,不到五十万斤,也就是连十分之
一都没保住。
这还算好的,其他矿产更是离谱,铜由一千四百六十多万下跌到二十三万,铅九百万变成十七万,锡两百三十万降成两万都不到了。
这种天差地别的衰退,显然不能仅仅归咎于失去了一半领土。
矿产的减少只是一个缩影,除了直接受它影响的手工业,其他农业、商业同样严重受挫。
就连和其他朝代相比可以引以为傲的海外贸易,也是跌到了谷底,绍兴年间,泉州能收到一百多万贯市舶税,如今不到四万贯。
这种种迹象说明,大宋真的穷得就剩裤衩了。
造成经济衰退的原因很多很复杂,除了战争破坏之外,主要还是兼并的加剧,以及统治的腐败。
面对这样的烂摊子,赵孟启也只能选择在短期内先苟起来猥琐发育。
对,不主动。
好说歹说,才让吴潜暂时放下了心,却也没有放松对赵孟启的看管,时时拘在身边教学。
直到绾绾和赵菫几人见赵孟启一直没回吴江,于是便干脆也跑到姑苏城来,因此赵孟启才借着接人的机会,摆脱了吴潜的管束。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