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亡国后我嫁了新帝 >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亡国后我嫁了新帝!

从远处走来一行人,宁真听见动静抬头,待看清了又难免失望。

是宫人们过来安装防鸟的网丝,不是陛下。

避到内殿,宁真捧着一杯茶却没喝上一口。

到了鸟儿筑巢的季节,有的人却不着家了。

宫人们为防止雀鸟在斗拱间栖息,专门布下网丝,檐下天罗地网的无处落脚,这才没有雀鸟飞来。

那么陛下是为什么不回家了呢?

另一边,重华宫内,钟尧不断在心里翻白眼。

萧景润悠闲地盘腿坐于罗汉床,从小几上拿起一本奏折翻看,御笔没写上两下就撂了,问:“什么时辰了?”

“申时三刻。”

“哦,才过了一刻,朕怎么觉得度日如年。”

钟尧听得牙酸。

“陛下,恕臣愚钝,您既然打算晾着昭妃娘娘,为何还要绾绾给娘娘送点心过去?”

要晾就晾个彻底,为什么要他家绾绾夹在中间为难呐!

萧景润一脸理所当然,“有喜欢的点心在,捻儿就不会那么伤心。回头气起朕来,看在点心份上便会小小原谅一二。”

钟尧捧着脸,又牙酸了。

这就是帝王心术吗?不是吧,他反倒觉得是顽童心理。

事君数斯辱矣,他到底要不要劝天子罢手呢?

正想着,内侍引着钱绾从殿外进来,神色慌张。

“绾绾。”钟尧忙站起来,却见妻子略过他,直接跪倒在御前。

“陛下恕罪,妾将陛下交代的事办砸了。”

“嫂嫂赶紧起来,怎么了?昭妃哭了?”

捻儿会哭,这在萧景润的意料之中,不然他不是白折腾这一趟了?

不过将自己心尖上的人惹哭,也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

萧景润见钱绾仍跪着,便继续问,“嫂嫂为何如此,是和昭妃说了朕在重华宫吗?不碍事,她来找朕最好不过了。”

钱绾摇头,钟尧要扶她也被拍开了手。

“陛下,敢问紫宸殿内是否存放了关于整顿佛寺的文书奏牍?昭妃无意中翻到了,眼下哭得正伤心。妾劝慰无效,心知惹祸,特来请罪。”

萧景润露出怔然的表情,先前召两寺一庵的住持入宫为的就是这事,而相关的文牍就大喇喇放在紫宸殿书案上,毕竟这几日迁居重华宫乃临时起意,未料到那么多。

猛然间,他忆起之前和宁真在石渠阁看星星,说到前几朝法难的事。

心跳开始加速,萧景润丢开折子,一言不发地下榻往紫宸殿去,面沉如水。

果不其然,还没走进内殿,就听到宁真的抽泣声。

春姚他们几个围在她身边,递水递手绢她都不接。

“都退下。”

听到声音,宁真泪涟涟地抬头,砸了手边的茶盏过去。

来人的胸口被她砸个正着。

今日他的燕居服为浅色,洇着一块茶渍特别明显。

春姚吃了一惊,这还是她头一回看到娘娘动手,连忙上去要给皇帝擦拭。

“退下。”

萧景润面露不耐。

小泉子连忙拉着春姚走了。

一直退到殿外,春姚还在为宁真担心:“陛下不会生娘娘的气吧?那么声闷响我听着都疼。”

小泉子摇头,“陛下什么身手?没躲没避,站在那儿让娘娘砸,怎么还会生娘娘的气?”

殿内,萧景润跪地半抱着她,“怎么坐在地上?”

宁真挣开他的手,将一堆文牍砸到他怀里,“这些是什么?陛下要重现法难吗?”

萧景润低头看,有的文书仔细记载了中都大寺小庙的僧侣人数,人名籍贯地亦细细罗列。

还有的则是登记了大寺的占田数,以及寺内收藏的旧书典籍。

折子上则是官员呈上的整顿天下佛寺的大致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没收寺院财产,对佛像、法器的处理。

“捻儿以为朕要灭佛?”他无奈地笑了笑,将她重新揽进怀里,将文牍一份份展开在她面前。

“捻儿知道前几朝为何要灭佛吗?”

宁真摇头,佛门中人将其称为法难,最严重的那一次,举国沙门四散逃匿,佛像、经论都来不及密藏,掉落于途中为风沙掩埋。

萧景润轻抚她的面颊,为她拭泪,“不知道你还轻易责怪朕?朕不会委屈吗?”

“陛下哪里会委屈。”她偏过头,自己擦了擦湿润的眼睫。

“无论前人排佛还是灭佛,都是有理由的。”

他也不跟她较劲,坐在一边看她自己拭泪。

“你也说了前几朝佛寺昌盛,但你可知最昌盛之际天下佛寺近五千余所,僧尼三十多万?一开始有度牒者可免除赋税徭役,后来私度越来越频繁,一心谋取暴利的人便开始肆意买卖、伪造度牒,一时间僧尼队伍芜杂无比。更不用说寺院土地不输课税,愈加霸占田产,荒废农时不事生产。”

“前人或因自己无心敬佛,或为筹措军费,或为增加国库收入与纳税户,才有排佛之举。虽然你爹留给朕的烂摊子多,但朕也不至于此。”

宁真睁着黑白分明的杏眼看他,“那陛下这是为何?”

“捻儿,”萧景润温声道:“在你心里庆云庵很好,佛门也很好,朕不想和你说这些,但是你要知道,天下之大,哪里没有个把龌蹉心思的人呢?朕只是想厘清大雍佛寺情况,加强管理罢了。”

他拿起一份简报,“这是鸮羽卫前阵子递上来的,你刚才没瞧见吗?”

这份简报还真是言简意赅,就写了寥寥几行字。

永莲寺疑现竹妖,人心惶惶,寺中香火愈加凋零,后查出确有人装神弄鬼,京兆府捉拿案犯一路追至京郊庆云庵,失了踪迹。庆云庵被推至风口浪尖,永莲寺却遇百姓怜惜,门庭热络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