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女帝才三岁 > 重生的第一百六十一天 迷弟迷妹

重生的第一百六十一天 迷弟迷妹 (第2/2页)

户部尚书想想那两次进宫,老脸都红了,女帝也说了,巧借名目拨款的事情是以前了,以后只要有理有据,他就一定给拨款。

这就是工部侍郎来要钱没被抠搜的原因了,女帝都认可的项目,他疯了才抠搜。

这边户部尚书这么想,工部侍郎回到工部,一大堆同事都围了上来。

“侍郎怎么在这么快就回来了,款项被驳回了吗?哎哟,我们已经尽量缩减了,不能再少了。”

工部尚书背着手从里面出来,问侍郎怎么样了。

工部侍郎一脸笑,户部尚书没有为难我等,给项目拨款了。

原本绷着脸的工部尚书,连突然变了,一脸着急要看拨款文书,好家伙,上面真的盖了章。

“很好,开启招人,和洋人一起规划京都铁路路线。”

工部尚书吩咐下去。

被虞园叫到了要好好配合工部,奥斯汀他们听到消息,便赶忙带着本子和工部的人商量具体事宜。

京都虽小,没有一个大,可人流量大,房屋众多。

光是规划线路,就用了将近两个月。

“这不行,那里的房屋还太新了,拆了怪可惜。”

“这是最合理的线路了,不能再改了。”

又是半年,雇佣劳力的银钱多,人数也很多,京都的火车线路竟就在这半年里建成了,包括要用的火车。

整个京都人那么多,不能只有一辆火车,经过人口统计和土地面积合理计算,最后京都安排了六辆火车。

六辆火车分别负责三条线路,一来一回,一条线路要两辆火车。

虞园那天坐上火车试行,京都的百姓,包括九州的百姓们,都很是期待京都的火车进款完成,而后在全州推行。

这一天,是京都火车正式营业的日子。

一大早,就要百姓等在各个车站了,农村的百姓提着菜担子,想着试坐火车顺便把菜带到城里卖了,家里想去菜市场买菜的等在了离家不远的站点,等着火车。

“嘟~”

“咔嚓咔嚓。”

“火车来了!大家快排好队!”

京都的百姓都很期待火车,可也不是没有素质的人,他们不耻乱哄哄,于是站点前的百姓,都自发排起了队。

坐一趟火车的费用也就两个铜板,简直便宜得不行,百姓们因着便宜的价格欣喜若狂。

那帮洋人果然没有骗他们。

可火车就是为了平民打造的吗?不是的,火车有专门的车厢给有钱人,车厢里的环境比平民的车厢好许多,可需要的票价也很高就是了。

一张票十文钱,里面的吃食另算。

京都的百姓是如何开心先不提,既然京都的铁路已经建好了,其他州是不是也该提上日程了。

专门修建的工人们以为就这段时间能挣多点银子,结果,因着其他洲也需要人工,他们又有经验。

工部又和他们签了新合同,出差各州修建火车,把京都和各州的铁路连接,出差有出差费,那拿的银子比在京都的时候还多。

这还得了,本来雇工的银钱就很多了,再多处这些,他们都不想拒绝。

各州现在都不是以前了,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好玩,这叫出差工作吗,这简直是出差工作加旅游。

“真好,早知道俺也报名了。”

有人羡慕,可羡慕还来得及吗?来不及了,这次招工招的都是熟练工,他们只能等下一次朝廷大动作。

敲敲打打,大周全州,包括新纳入版图的蛮夷和可达,都建上了火车轨道,四通八达,想要去远点的地方旅游不再是难事。

“那是啥。”

“那是鸵鸟。”

“哇!!!!鸵鸟,是不是课堂上老师说的鸵鸟。”小孩在玻璃车窗旁看,整张肉嘟嘟的小脸都挤在了玻璃上。

南朝梁沈约《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唐王勃《涧底寒松赋》也道:岁八月壬子旅游于蜀,寻茅溪之涧。

贾岛《上谷旅夜》诗曰:世难那堪恨旅游,龙钟更是对穷秋。故园千里数行泪,邻杵一声终夜愁。尚颜《江上秋思》诗:到来江上久,谁念旅游心。故国无秋信,邻家有夜砧。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这时候的全世界,也就大周,做到了人人皆可旅游的范繁华景象,只要肯努力赚到的银钱肯定能撑得起旅游的花销。

孩子有免费的学上,老人由养老金,年轻人工作那么辛苦挣那么多钱,为何不拿去看看这世间的风光。

而且作为女帝的迷弟迷妹,他们都很是想去她呆过的利州江南蛮夷可达看看呢。

火车建设迅速,若火如荼,高炉炼铁兵器制造业快步入尾声了。

“女帝,无尽已经能保证每个士兵都能得到一副很好的布甲了。”墨潮跟在虞园身后禀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