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第一百三十天 墨家巨子 (第2/2页)
忍耐着烦躁继续看下去,第二行开始通俗的解释科技是什么意思了,他们看到这才渐渐舒展了眉头。
炸药是女帝还是佳兴侯的时候就派人制作了。
还是佳兴侯的时候……联想到那时候还是老皇帝在位,百姓们纷纷把脑海里女帝可能还是臣子的时候,就想着夺取江山大的想法甩出脑子。
哼,就算是,那他们也不管!
在继续看。
哇,炸药包原来是阿拉策图大人带人研究出来的,还没御驾亲征的时候,炸药包就在京郊一处无人烟的地方实验爆炸了。
也不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实验,就没有人感觉到动荡,那些那天感觉有爆炸声的百姓一想,和报纸上的时间再一对。
好家伙,他们当时还以为是山崩了哩,找人去周围查看了还找不到是哪里崩了,原来,是阿拉策图大人在实验炸药包。
讲了实验炸弹,之后就是边境的战事了,他们的女帝是如何吩咐的,周淑怡带着特种队又是怎么潜入敌营把敌人激怒的,第二天蛮夷铁骑在炸药埋伏线被炸药包炸了个粉身碎骨,蛮夷王带着士兵丢盔弃甲逃跑。
“女帝威武!”
“这炸药包真厉害。”
“是阿拉策图大人带人造出来的,阿拉策图大人也很厉害。”
有人夸虞园,有人夸炸药包,还有的人夸原本名不经传的阿拉策图。
阿拉策图是关外人,原本,大周的百姓们是不怎么关注的,毕竟不是同一种族。
可他那么厉害,还在女帝身边做事,百姓们瞬间又不怎么排斥他了。
百姓的爱就是来的那么快。
官报新一期刊印出来之后,京都的百姓常常把‘科技改变未来’挂在了嘴巴,什么科技这好那好啦。
水泥,水泥是不是一项伟大的创造。
还有青霉素。
百姓们自发挖掘起身边的物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们原本没怎么在意的好些东西,竟然贯穿了他们整个人类命运的长河。
是祖先发现了火,后来才有了熟食。
是后来人发明了字,才有如今一代又一代学子能读书识字。
这样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他们文明发展到如今,竟是靠着一个有一个‘奇、淫巧技’。
下地的农民惊了,商户惊了,文人惊了,世家也惊了。
几乎是颠覆三观的思想袭来。
所以,他们之前追求的什么四书五经才是对人类没什么大用的?‘奇、淫巧技’才是?
这个想法太毁三观了,他们需要好好思考。
没等他们思考明白,接任周淑怡到全国各地找民间手艺人的负责人刘明回来了。
虞园本来是吧任务交给周淑怡了的,可后来御驾亲征,周淑怡要跟着一起,那之前的任务要怎么办。
周淑怡给了她一个建议,建议把任务交给刘明。
虞园不知道刘明是谁,周淑怡把刘明的底细一说,秦王逼宫那会儿,就是刘明统领了男学子和吴甜甜他们合作,后来她登基大典的万民书,就是刘明去民间让百姓弄的。
相比周淑怡,刘明显然更适合在民间帮忙找手艺人。
一个是他有经验,二个就是他这人可能就是和做这事。
刘明在科举上不怎么有能力,可在说服人这一道上,却好像有着极大的天赋。
这不,墨家后人梁潮上京了。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流派,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后期墨家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前者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成就颇丰。后期墨家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
它还对“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了“达”、“类”、“私”等3类概念,对判断、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
梁潮是这一代的墨家巨子。
先祖为避免为人祸,特举全族隐姓埋名,梁潮叫做梁潮,或许更该叫做墨潮。
墨潮是虞园老相识了,他们一共见了几次,第一见还是关于女子是否该获得平等对待,她招他问他愿不愿意跟着她,他拒绝了。
后来再遇见,是她关注创造关注手艺人,她还不是这天下之主,他说有朝一日她如果需要,他会上京全力辅佐与她。
如今他来了。
带着他墨家全部所学。
“女帝御驾亲征去了,不如,你们先去学校教学,等女帝回来再做安排?”
李建辰有些麻爪,墨家后人啊,不是说死绝了吗,现在竟然带着后人全部出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