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女帝才三岁 > 重生的第一百一十八天 水车

重生的第一百一十八天 水车 (第2/2页)

杨大河抿唇,声音不徐不缓:“已经做出来了,民未娶妻时就做出来,现正在村里河边。”

“你未曾娶妻的时候……”

周淑怡打量眼前男人的年龄,男人年龄挺大的了,要是她爹还活着该和她爹一样大。

“可能让本将军去看看。”

“可以。”

周淑怡带着一队人马随着杨大河回村,杨大河不会骑马,他们只能给他雇了辆马车,周淑怡他们到达杨家村的时候,都已经是快傍晚了。

村子里无端进了带了刀的士兵,村民接到消息都很是惶恐。

“别急,可能只是路过。”村长让大家稍安勿躁。

事实证明,周淑怡他们不是路过,他们直直进了村子。

村民大气都不敢喘,直到他们熟悉的杨大河从马车里出来。

杨大河只是他们村里的平常人家,怎么会坐着马车回来,身边还跟着这么严肃的大兵。

“大河?”

“是我,村长。”

“你们……”村长拄着拐杖,眼神询问杨大河。

杨大河看看骑在马上的周淑怡,转头和村长解释。

“这是周大将军。”

“哦,周大将军……”

村长片刻后愣住:“什么?周大将军?”

本朝除了周淑怡,哪还有姓周的女将军。

村民也回过神来,一脸崇拜的看向马上的周淑怡。

周淑怡那里受过这种待遇,摸摸鼻子从马上下来。

“我是随杨大河来看你们村的水车的。”

之前村里的人,还有村长都有劝杨大河,让他跟着去京都为虞园效力,可他那时候咋说来着。

不会去。

咋的,这回又愿意了。

在他们看来,把图纸交给了周淑怡,就代表着杨大河同意去京都了。

之前骗他们的事不要紧,愿意去京都就好。

他们感叹,杨大河意见怕是要飞黄腾达了。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杨家村的村民,却都是挺为杨大河开心的。

正是夏季,田里的水稻缺水得紧,水车矗立在河里一直转一直转,把一桶一桶水灌溉进旁边的水田里。

周淑怡很是新奇,左看看右看看。

可能真不是学工科的料子,她看来看去好事觉得神奇无比,她觉得神奇,村民们更加,刚做出来的时候,他们还震惊这是不是天赐神力来着。

水车的出现,是农耕开始变得机械化的标志,农村自有开水田的说法。

也就是在水渠通水的时候,晚上黑灯瞎火到水田里,给水田田埂开个口子,让水渠里的水因连通器原理水流进田里。

可以这样做的前提是不缺水,要是缺水,水渠里没有水,百姓只能从大老远的河里一担子一担子挑。

有了水车就不一样了,管你水渠有没有水,只要流通的大河里有水,它就能给你转上来。

“好,你是好样的。”

这哪里还是简单的木匠,这简直可以和传说中的墨家比了,墨家有登天梯,登天能做啥,有人真登天没,能灌溉农田,这水车才是大用呢。

凡做实事者,乃高人也。

周淑怡眼睛发亮:“你改日就随本将军上京。”

众人都等着杨大河的回复,可杨大河一声不吭,周淑怡等得都有些尴尬了。

周围的村民催促他。

“大河,快答应啊。”

杨大河抿唇,朝着周淑怡的方向拜了一礼,“抱歉,民不能随将军进京。”

周淑怡笑脸僵硬在脸上。

“那你的图纸……”

“图纸请将军替民交予女帝,这是民能给女帝最大的感恩了。”

他感恩虞园带给老百姓好生活,原本凭他和媳妇,是不能养了两老的还能让小孩去读书的,可县里有了厂子有了好多工作岗位,她媳妇有稳定工作,而他不用担心田里挑水问题,平日出去干活也能挣许多。

孩子免费上学,他们挣来的银子除了花销买药,还能剩好多。

这都是女帝给的。

他很感恩。

周淑怡劝他:    “你,比起图纸,女帝更需要你这个人。”

杨大河还是摇摇头:“将军不必再劝,民不会离开杨家村的。”

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个宝藏手艺人,可这人却说不能随她上京都,这不是玩呢。

周淑怡暴脾气上来了,闭眼忍了又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