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女帝才三岁 > 重生的第九十四天 官报大卖

重生的第九十四天 官报大卖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女帝才三岁!

“号外号外,水稻亩产千斤,水稻亩产千斤!”

今天的卖报小童格外活泼,吃早茶的京都人士一个个困倦着脸,听见叫喊声木着脸看过去。

“喊什么喊嘛,不就是亩产千斤。”

“就是……”

过了几秒,亩产千斤这几个字,细细咀嚼着,怎么感觉这么,这么,

那些写话本的太猖狂了,连水稻亩产千斤这种事都敢杜撰,朝廷也不管管。

“来一份,给叔来一份!”

“别挤,别挤。”

世上乏聪明人,那是卖官报的小童,又号外亩产千斤。

朝廷没有确定的事,官报绝不会刊登。

想通这些,周围人医用而上,有些人买了一份还不够,说要两三份,给朋友带几份。

早点铺里有人喊:“那是官报卖报小童!”

一石惊起千层浪,吃早点的人们困倦散去,精神陡然一惊向卖报看去,好家伙,那小童包里哪还有多少报纸。

“哎~给咱们留一点!别卖完了!”

楼里像蚂蚁一样,涌出许许多多人头,卖报小童身边围了个水泄不通。

京都早时就像江南普及了免费教育,卖报小童们都是学生。这年代大多百姓都不富裕,小孩能通过卖报赚些钱,会给家里减轻些负担。

不过卖报只是蝇头小利,读书才是贫穷唯一的出路,朝廷规定卖报只能在早放学之前还有晚放学之后。

待会儿学生就要去上课了,要是没买到又得等到他们下午放学。

“别挤,别挤!”

“快点啊!买完了就到别儿地看去,别占着地方!”

后面的人朝人群中心喊。

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哪有给卖得报纸人出来不说,光还有没有那么报纸就另说。

“没报纸啦,别急啦!”买到报纸的人嘴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别人买没买到他们不管,他们是买到了。

上一次报纸卖脱销,还是第一届科举的时候。

卖报小童都是走街串巷卖报的,今日还没走出一条街,报纸就买完了,别地酒楼派来的小二擦了好久汗,都没能挤进人群。

“这帮人,太能挤了。”小二们发牢骚。

“哎~那个老爷,您手里的钱卖不卖?我出五倍价钱。”

“去去去,不卖,好不容易抢到的。”

挤了那么久才抢到那么一份谁也不想转手卖了,不过看这人酒楼小二打扮,有心人眼珠转转。

“十倍,出十倍我卖!”附近一个目睹全过程的年轻人大喊。

十倍也不是不行,掌柜的出门前就吩咐了,无论如何也要买一份官报回来。

酒楼是所说书的地方,自从私报兴盛,老百姓都喜欢那些个才子佳人还有八卦,酒楼这段时间都在说那些故事。

可是今天不一样啊,官报放出消息‘水稻亩产千斤’,哪个酒楼有一份报纸,哪个酒楼就赢了。

礼部官员这回学精了,虞园第一届科举那会儿给他们表演了个饥饿营销,他们这会子活学活用,也搞了饥饿营销那套。

什么?百姓来户部办衙地方问还有没有报?没啦,等娃儿们下午放学就有咧,在加紧赶制了,别急。

百姓们哪能不急啊,说你们是不是人太少了,要是做不过来,我们帮你们把报纸印出来。

不要钱,免费做活!

被推出来应付百姓的官员脸色便秘得慌。

只见过服徭役不情不愿的,还没见过为了一份报纸,免费做劳工还那么积极的。

报纸没啦。朝廷不能奴役百姓,上面有规定的,不能让你们帮印。

“朝廷那不是多管闲事嘛。”

礼部官员抿嘴,这才多久,百姓说话都那么牛了吗,朝廷的事都敢吐槽了。

百姓敢说,他是一句都不敢说的。

见官员不言不语,百姓也都丧气了。行吧,不能就不能,记得多印点啊,别下午又没得卖了。

官员立马换上一副笑脸:“好好好。”

饥饿营销一次就行,多了不好,况且报纸是有时效性的,过了今天就不值钱了,下午的报纸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为了应付突发情况,他们还多印了一些。

几年前虞家还在江南的时候,红薯玉米就有了,如今早就传遍了九州,按常理来说,水稻的出现应该不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才是。

是的,百姓们这些年都没怎么饿过了。

吃有吃的,冬天有棉衣穿,孩子也都送了朝廷的学院,那幸福感蹭蹭往上冒。

红薯很好,很甜,就是吧,吃多了容易放屁。

有水稻,谁还愿意拿红薯当主食啊。

不是人人都买到了报纸,没有报纸的人为了看个报,死皮赖脸让买到的借看看。

一份报纸又要不了多少钱,不过这可是我朋友好不容易帮忙抢到的,别弄坏了。

借到的人连连道好,眼睛早就看上了报纸上的大标题。

【水稻亩产千斤,到底是真是假?】

这标题,咂咂嘴,有八卦报纸那味了。

八卦报纸写的亦真亦假,官报写的……

眼睛继续看下去,官报有个习惯很好,开头写明时间地点人物,研究水稻额原因,研究水稻的研究人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