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第六十五天 救援行动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女帝才三岁!
换谁看见这么一大队人马都要震惊,士兵看见大喝来者何人并不稀奇了,虞园忙让人上前回话,要是被误会起了冲突就不好了。
“原来是虞二小姐,”来人沉吟,“虞大人还在其他地方搜救百姓,我等也没人给二小姐带路,这……”
那么多人还在受到生命威胁,怎么可能还能空出人手带路。
“不用,我们是来救灾的,见父亲不急,”虞园挥手让人去救援,“我们此次前来带了许多物资,就在后边,不知哪里更需要人手?”
男人默默估量:“如今河村还缺许多人手,如若二小姐有意,可以派人前往救援。”
虞园自然是答应的,能够帮倒忙是她们的责任,问了河村的具体位置,便带了一些人和一些物资前往河村。
一个地方受了灾,朝廷的做法一般都是先救人员密集的,而人员密集的又是城里。所以每当这种时候,农村的百姓都有种被放弃了的感觉。
心里无比期望有朝廷的人出现,大喊朝廷没有放弃你们,朝廷来救你们了。可是没有,一日两日,三日,没有人出现。
他们爬上大树,想要下去,可下面是湍急的河水,饿了吃能吃树上的树叶。好多老人小孩都早早死了,唯有家里劳力多的,一人或者两人保护一个老人或孩子,不然,死时一定的。
他们都那么狼狈,家里的家禽不用想,都死了,或者没死,被水吹到哪里去了呢。
暴雨没有想要停的架势。
虞家在利州的时候不是没有放弃人和一个百姓吗?为什么到了他们江南,这么久了都没有出现。
树上终归不是什么好地方,暴雨哗啦啦下,大家衣服都湿了,日日夜夜的,好多人都发热了。
失望,浓浓的失望。
心里是这么想的,可眼睛还是望眼欲穿看向进村口的方向。
快要天黑了,今天会有人来救他们吗?
“娘,撑住,虞大人一家会带人来就我们的!”大汉用身躯为自家老娘遮雨,嘴里嘟嘟喃喃着会有人来救。
都这么久了,怎么可能还会有人来,要是有人来,早就来了。只是,老娘快要撑不住了。
他家老娘最是信任虞二小姐,就养老保险之后,成天嚷嚷虞二小姐是百姓的大救星,可谓迷妹中的迷妹了。现在她快要撑不住了,他只希望这一句话能给她撑下去的希望。
“哎,好。”老人声音嘶哑,强迫着自己笑起来。
养老保险多好啊,可她老婆子好像要撑不到那时候啦,是她命不好,年轻的时候嫁给了个短命的汉子,好不容易把孩子抚养长大,得了养老保险以为不用给孩子增加负担了。
这世上,肯定有很多人能撑到享受到朝廷给养老的时候,她,不行啦……
“呜呜呜,娘,会有人来救我们吗?”
“会的。”即便希望渺茫,还是得有奢望,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是,人没了念想还怎么撑过难熬的日子。
突然,这片地方就有人尖叫起来,声音崩溃,“什么朝廷!没有人来就我们的!这都多少天了!多少天了!!要是来,怎么也该来了!”
换谁经历这样的无助,都得疯。
没吃没喝。
下面虽说都是水,可谁喝水拉肚子,只有天上下的雨,张张嘴说不定能接到一些。可这样做,就意味着要淋雨,淋雨便意味着要的风寒。
大人也害怕的,可还有孩子和老人,他们不忍让老人孩子淋雨,便伸手接水,手指如竹篮接到一点漏半点。
脱水,孩子和老人都脱水。
退一步是渴死,进一步是淋雨的风寒发热。
怎么选择都是死。
有人呜呜咽咽哭了起来。
绝望的氛围晕染,没人再笑得出来,即便会小声嘟喃虞家会派人来救他们,眼里也是麻木的。
“啊!我要受不了了!这样等着,不如就这样死了!”那人浑身湿漉漉,身子发虚颤抖着,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因为精神被刺激,一个冲动跳进湍急大的洪水中。
“不!不!”这人的老娘声嘶力竭,眼睁睁看着自己亲儿子自寻死路,急得她也想就这么跳下去,幸好旁边有人紧紧拖住了。
老人眼珠子瞪得想要脱框,是这老人的儿子心灵脆弱吗?不是,是天道无情,人在灾难面前不过是浮游。
哪里都不能去,肚子还饿着,心中也没有什么强大的信仰。
没有人来就他们。
为什么要在这等死呢,不如痛快死去。
村子依山而建,村里洪涝的水多是多山上冲刷而来,水流是从村子流向村外的。
男子跳进水中,被洪水渐渐冲出村子。
“抓住那颗树!抓住啊!”看着就很揪心的村民为他呼喊,许是跳进了水里理智回归了。
男子奋力想要抓住身边一切能救命的东西。
可是不行,那些都是些小树。
它都不一定能在洪水中自救,何况加上了一个成年男子身躯,小树躯干弯曲而后断裂。
“啊!”村民尖叫。
男子也很惊慌,村外连接大河,如果被吹到外面,一定会死的。
男子老娘哭得大气不接下气,她想晕过去却也不敢晕,“儿啊!!!!!!老天爷,求求你久久他,救救他!老妇愿意折寿十年,折寿十年……”
老人双手合十向天祈求。
古人普通人寿数也就四五十,减寿十年,和现在立刻死去有何区别。为母则刚,为了孩子,作为一个母亲什么都愿意付出。
男子就要被洪水吹到村外了。
老妇已经哭求得力竭。
对虞园很是信任的老人,此刻撑起了力气,愣是紧紧抓住了自己儿子的手:“你要坚持,坚持,知道没有,虞二小姐会来救我们的。”
老妇儿子很想说不会的,“娘,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