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又要骂我了 (第2/2页)
方孝儒听到老居士嘴里模棱两可的回应,心里显然对于这个回答不怎么满意:“何止是没干什么好事,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怎么会派遣他去泾县赈灾。”
“派了这么一个混账的人去,只知道鱼肉百姓捞银子,这下可害苦了受灾的老百姓。”
不是害苦了老百姓,是救活了很多快要被饿死的老百姓。
朱元璋哪里会被方孝孺三言两语哄骗,就连锦衣卫和通政司检校都抱有怀疑,经常出来体察民情。
一方面是因为眼见为实,朱元璋更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锦衣卫和通政司到底有没有说实话。
这一次出来也不例外,是想看看锦衣卫和通政司禀报的消息,关于京城里对胡汉山的各种污蔑是否属实。
胡汉山现在的身份可不一样了,他作为通政司的一员,有可能发生官官相护的情况。
锦衣卫和通政司作为朱元璋的耳目,真要是发生了这种情况,不介意把锦衣卫和通政司从上到下血洗一遍。
朱元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真实情况,不在这里听那些污蔑的言语了,实在是让他感到厌烦,尤其是带头说话的方孝儒。
就在他起身刚要离开教坊司,一名读书人听不下去了,拍案而起:“你等还是读了圣贤书的读书人嘛!”
“为了各自在官场上的私利,不惜在这里抨击一个真正在赈济灾民的官员。”
方孝儒看了他一眼,不认识这个衣着寒酸的书生,看向了旁边的浙东试馆读书人。
坐了好几桌的浙东试馆读书人们,全都是对看了一眼,摇了摇头不认识这个寒酸书生。
方孝孺想要算计一个人,尤其是像这种公然顶撞他的人,影响到了他在金陵读书人里的名望。
首先要打听清楚这个人的籍贯,这样才方便一次摁死这名读书人,让他从此不能再有任何翻身的机会。
几名浙东试馆的读书人询问了其他试馆的读书人,终于问出来了这名寒酸出生的姓名和籍贯。
一名来自陕西布政司的举人,不顾半点的同乡之谊,直接把这名寒酸读书人的身份揭露了出来:“这个人叫做高恂,平时喜欢独来独往,从来不参与各种诗会雅集。”
“今天来这里是因为没有门路拜一位名师当做恩师,心灰意冷之下,准备在见识过教坊司以后就回陕西布政司了。”
方孝孺看他那一身寒酸的右衽衣,就知道他没有什么人脉和地位,没想到连个名师都拜不上。
方孝孺的恩师可是海内鸿儒宋濂,身份差距过大,随便一句话毁了他这一生的仕途。
既然敢当众得罪整个金陵最有名望的读书人之一方孝孺,就会让他承担难以承受的后果。
不然以后随便一个读书人就敢出来抨击方孝孺,对方孝孺来说可不是一个好事情,有最为看重的名声。
只要遇见了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寒门读书人,立即把他们摁死再无翻身之日,就不会有人敢随意抨击方孝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