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之永恒 (第2/2页)
有人曾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可恨可恶的,阻碍了文化的传播。但是项羽不由分说将秦宫里许多珍贵的书籍也一并烧毁。若不是萧何先前保留了大部分重要的书籍,那么秦先前的文化的半壁江山就要付之于一个项羽之手了。这么一说,究竟是秦始皇罪重,还是项羽罪沉,诸君心中自然也有各自定夺。
这是二,残暴于不该之事。
细思量,刘邦谋略过人吗?战略过人吗?还是他才智十分过人?好像都没有。但是为何最终是刘邦一统了这天下,而非那谋略武战和才智都过人的项羽?
原因就在于此。
刘邦正是因为这些都不擅长,所以可以虚心接受他人的劝谏建议,可以包容他人的不同。正因为他不是佼佼者,所以才努力地去吸纳任用佼佼者的才干为自己所用。
而项羽因为什么都似乎都有所鉴略,所以自傲得无法接受他人的异见,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人才,所以什么都要亲力亲为,不信任他人,疑心重重。
这是三,无法容忍异见,自傲狂妄。
或许还有更多的项羽失败的原因,但我就不一一罗列了,因为只这三条,就足以注定项羽的败局了。
这么一看,纵使世事不断地在无常中变迁,仍然还可以从中窥探见定局——正如项羽最终江边自刎,骇下悲歌般,可以从开始就预见的。
这就是无常之永恒。
始未必始,胜未必胜,然胜负终了又是可预测的。正如你无法确切地预算花开的时间,但你终究知道,花会盛开。
身处浩瀚宇宙,作为渺小的微尘,我只能叹赞自然万物造化变迁之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