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之宠夫 第7节 (第2/2页)
魏悯见长姐眼底发青眼里还有血丝就知道她昨夜怕是一宿没睡,心里有些心疼,伸手搭在她的手背上,说道:“姐,你要说的话我都知道,我真的不怪姐夫,也是真心喜欢阿阮,哪怕他不能说话是个哑巴,我也喜欢他。”
魏怜嘴唇动了动,想说的话和想替孙氏道歉的话全都因为魏悯的这句话打乱,张着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反握住魏悯的手,紧紧的攥了攥,哽咽着说道:“姐对不起你。”
“姐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魏悯苦笑,“你对我有多疼爱我怎么能不知道,姐夫若是个恶毒之人早就在阿洛出生时就想办法把我赶出门了,哪里还会愿意出钱让我继续念书……
我知道姐夫一直想要个女儿,你也别怪他,他也是为了咱们魏家着想。我也知道你心里的疙瘩,这得你跟姐夫沟通了,生不生孩子你都得让他知道你不是那种重女轻男的人。”
说起沟通,魏悯脸上不由得带上几分自豪之色,“别看阿阮不能说话,但我觉得我俩的沟通比你和姐夫要简单直白多了。”
魏怜看见魏悯说这话时眼里明显带着几分笑意,就知道她喜欢阿阮的话不是说来安慰自己的。
像今天这种话若是以前魏悯是不会对魏怜说的,但如今成了亲,姐妹俩关于和夫郎间的相处似乎多了些话题,聊的比以往多了不少。
孙氏到了堂屋后,就看见阿阮半蹲在地上往魏洛口袋里装花生。
阿阮听见魏洛喊爹爹,这才抬头看向孙氏。
孙氏有些不自在的扯了扯嘴角,冲阿阮露出笑意,手足无措的解释道:“她们姐妹俩在外面说话……”
阿阮回了他一个干净温和的笑,孙氏微怔。再看阿阮时,就见他将手里的花生都塞进魏洛的口袋里,摸了摸他的胳膊示意他可以来找自己了。
魏洛站在孙氏面前,将手里的花生递给他,脆生生的说道:“爹爹也吃。”
孙氏见阿阮笑着看向自己,再低头看着举着花生的魏洛,脸上再露出的笑意不由得自然了许多,“爹爹不吃。”
他抬手点了点魏洛的额头,小声说他,“你把小姨家的花生都装完了,你让小姨夫吃什么啊?”
魏洛笑眯眯的说:“小姨夫说他不吃。”
孙氏抬头看阿阮,阿阮配合的点头,示意魏洛说的对。
孙氏这才噗嗤一声笑出来,牵着魏洛坐下来跟阿阮“说”话。
多数都是他说阿阮听。
阿阮实在是个好听众,表情会因为你话里的内容变化着。惊吓时微微张着的嘴,好笑时嘴角露出的笑意,听到剧情转折时皱起的眉头……光看着他的神色,就让人感觉到他是在认真倾听的。
许久没人这么跟他“聊”天了,以至于孙氏走了之后阿阮脸上的笑意都没褪下。
魏悯见夫郎这幅模样,心里对孙氏的那点介意也散去了七七八八。
魏悯一共跟卫夫子请了五天的假,转眼间都过了四天,按着计划本该明天下午回去的。
魏悯想着三日回门的事,就打算先问问阿阮,再决定要不要回书院。
若是别的人家,魏悯是不会问这话的,但她见张家的态度,根本没拿阿阮当亲人,所以才有这么一问。
果不其然,阿阮神色淡然的摇了摇头。
魏悯了然,正欲收拾东西回书院,却听从张家村回来的人说张氏让她给阿阮带了句话。
张家说让阿阮明天带妻主回门。
作者有话要说:魏悯:听说要回门了,那必须要把我四十米的大刀带上(▼へ▼メ)
第9章 阿阮护妻
这两天太阳好,张家想趁这个好天气搬到县里去。
可家里舍不得扔的东西太多,恰好张氏这个时候刚给张有钥在县里书院交了钱,摸了摸荷包,不舍得请人帮自己搬家了。
他盘算了一圈,最后想起来阿阮和他那穷秀才妻主魏悯。
“那个贱货明天是不是该回门了?”张氏手指在面前桌面上的几个铜板和星碎银子间拨弄了两下,冷哼道:“我也不指望他回来能给我带什么东西,让他那穷秀才妻主把家给我们搬好就行了。
她如果干不完,就让那魏家老大也来帮忙,要是晌午不吃饭,天黑之前应该能搬好。”
张老大觉得这个计划好是好,既省钱又省力,但若是阿阮不愿意呢?
张氏闻言眼睛一斜,手往桌子上一拍,理所应当的说道:“还反了他了!我养他这么多年,就换了三两银子,还不够给有钥交一年的书费呢,我现在就使唤他干一次活怎么就不行了?”
张氏使唤阿阮使唤惯了,觉得他不敢不来,就让人给阿阮送口信,让他明天带妻主回门。
第二天阿阮果真来了,也如张氏猜测那般什么东西都没带。
张老大有些失望,手揣在袖子里耷拉着脸嘟囔道:“好坏东西多少也得带点啊,这么空着手就来像个什么样子。”
张氏嗤笑,“但凡那秀才家里有钱又怎么会娶个哑巴?也只有你还想着他能带东西来。”
魏悯昨天下午本就打算回书院的,但因为张家的口信,让她耽误了一天。
阿阮因为这件事心里多少有些不高兴,就他张氏女儿张有钥读书重要,他妻主就不重要了吗?
阿阮木着张脸回来,在看到张氏两口子站在门口迎接自己时倒是愣了一下。
“阿阮回来了?”张氏满脸笑意的走过来,嗔道:“怎么来也不提前通知一声,你看家里正在搬家也没办法给你做饭。”
阿阮听完张氏的话,面无表情的抬手:
——不是你让我回来的吗?
魏悯跟在阿阮身后也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
张氏顿时有些下不来台,脾气上来之前又咬牙忍下了,装作没看见阿阮的手语,接着说道:“你看家里正忙着,不如你先帮忙把家搬好,咱们再去县里吃顿好的庆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