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跨时代危机 > 九十七、惊涛骇浪

九十七、惊涛骇浪 (第2/2页)

“哪五个地点?”

“城南万达广场附近十字路口、城中大道市政府路段、北城高铁站附近路段、滨江金融开发区江滨路和锦春路交汇处、市二中附近路段”

“你们的车辆从哪里驶出,你们的生化毒气在哪里装载?”董维民追问道。

如何在上班高峰期茫茫车流中截停有关车辆并且阻止引爆,这是一个有很大风险的工作,攻击者可能还没等被截停就在其他地方引爆车辆造成毒气的泄露,与其大费周章派出大量人手等待敌人的出现,不如从源头抓起,捣毁敌人的生化毒气,让敌人彻底失去发动恐攻的本钱。

“在s市的东海港,那里有个港口危库,储存有大量危险化学品,其中m和n货架就摆放着生化毒气罐箱,我们的5辆大卡车在当天晚上会进行装载工作,第二天清晨就会立即到位。”侯浩然整个身体如同一滩烂泥吊坠在十字架上,他勉强能张嘴,但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缓缓说道。

“据我所知,你们情报组是负责管理和发展情报网络的,把你手上情报网的名单提供出来。”董维民清楚,作为情报组的组长,他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情报价值,还可以继续榨取。

侯浩然的精神防线已经彻底崩溃,他向董维民提供了自己的家庭住址,并告诉董维民,在他家里的保险柜,藏着一份他们情报组目前所管理和发展的情报网络,10个情报小组,116名成员,涉及东海省许多重要行业和zf重要机构部门。密码是*****。

10个情报小组,116名成员,这个数字如同惊涛骇浪直接把场上的几个人都给镇住了,塔纳托斯在东海省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在c国支部的高强度打压下还能暗中发展出如此大规模的情报网络,很难想象,塔纳托斯到底在其他国家有多强大的势力支撑着他们。其实北约在罗马尼亚的军事行动失败自然也是很合理了,因为北约内部有他们的眼线的存在。

董维民还询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塔纳托斯的情报网络如何经营,平时成员之间的联系靠什么来解决,侯浩然也都一一答了上来。

塔纳托斯的情报网络是比较隐秘和复杂的,简单来说,各个情报小组互不隶属,各小组成员之间除了一个组长外,其余成员是没有横向联系的,只有他们所属的小组组长能够联系他们、收集他们获取的情报,然后再通过指定的接头地点或者利用电报机将情报传输给情报组。

现代的情报搜集分析,都是99%的开源数据分析+1%内部情报收集分析,为此,情报工作的大头部分是交由情报组下面的智库负责。尽管如此,1%的内部情报依然是情报工作最关键最核心的一部分。

所以,尽管这些情报小组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蛰伏状态,在指挥部某些特定时候譬如军事行动等需要内部情报的时候才会唤醒他们;但是当需要他们的时候,往往能够在特定的时候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巨大的作用。

很简单的例子,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战争前夕,国际舆论普遍以为不会发生军事冲突,但是北约和美国的情报单位却能够收到俄乌冲突即将发生的准确情报,并且通知乌克兰政府,乌克兰政府也做了一定的准备,最终导致俄罗斯军队的军事行动在第一阶段出现了重大问题,行动举步维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随着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持续开展,情况也逐渐明朗,一方面,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工作严重失职渎职,对乌克兰局势出现了重大的战略误判。但是另一方面,俄罗斯军队为何达不到突袭的效果,最后与西方国家在乌克兰开展持久战?就是因为俄罗斯西部军区内部出现了叛徒,出现了敌人的鼹鼠也就是内线,他们提前将情报告诉了北约的情报单位,给了乌克兰提前准备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俄罗斯政府撤掉了西部军区一批将领军官的职位,这不仅仅是因为西部军区前线作战不利的缘故,很大的原因就是上面所说的。这些隐藏在俄军深处的内线平时蛰伏,到了需要他们的时候,窃取并提供大量的情报给北约,给西方国家的情报工作带来了超乎日常、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